“宿衛諸軍合計約兩萬五千人。”
“再設左、右、前、後四軍,和現有的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另有武衛、白馬、積弩三營,職掌京師宿衛。”
“京師宿衛合計約三萬一千人。”
“而中堅、中壘二營移至城外,與新設的前、後、左、右四護軍合稱城外牙門諸軍。”
“牙門諸軍合計五萬餘人,日後還會補充兵源。”
話到此處,夏侯獻稍稍停頓:“嗯....牙門諸軍如何統領我暫時還沒想好。不過宿衛軍我打算置中軍將軍,統宿衛諸軍。”
司馬昭聽得出神,他是第一次準確得知洛陽禁軍的兵力,奉明兄既然願意說,定然也不是假話。
他十分震驚,要知道這算下來得有十萬兵,且都是精銳戰兵。
這與外軍是有質的區彆,司馬昭南征北戰這麼多年,對外軍還是有不少了解的。
當年他在夏侯獻的征北將軍府任職時清楚得知道,征北將軍府麾下所統戰兵不過一萬眾。
每到戰時需要征調護烏桓校尉、幽州刺史部、各郡郡兵甚至還要搖幾個胡人部落來助戰,如此才能湊個數萬大軍。
但這種軍事集合體體質是鬆散的,非常考驗都督的統籌能力,在更多的時候隻適合打一波流。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毋丘儉反叛之初聲勢異常浩大,但在洛陽中軍到後就開始顯露敗相了。
念及於此,又結合著奉明兄滔滔不絕地講著新的軍製,換誰都難免想入非非。
難不成....
“奉明兄,這中軍將軍非親信之人不可。”司馬昭吞了吞喉嚨,有所期待。
“嗯...夏侯獻緩緩道,“我意,任王少府擔之。”
司馬昭一愣,王少府?王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不就是你外舅,未來的國丈嗎?
司馬昭空歡喜一場。
夏侯獻卻是歎了口氣:“朝中老臣需要安撫之人眾多,東海王氏更是不能虧待....這是無奈之舉,想必子上能夠理解我的苦衷。”
司馬昭想想也是,宗室、譙沛元勳、幾朝老臣、幕府心腹,這麼多人嗷嗷待哺。
就算是無法避免厚此薄彼,但大體的麵上要過得去。
忽然,夏侯獻雙手按住司馬昭的肩膀:“子上,今日找你來除了聊聊這中軍改製,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何事?”
夏侯獻道:“老臣們我會安撫,子上乃吾之臂膀,我要給實權,彆總盯著那些虛的。”
奉明兄這麼一說,司馬昭倒是回過味來。
中軍將軍看似位高權重,實則跟以前曹爽差不了太多,大部分時間無所事事,即便出征,大多時候的最高統帥也是夏侯獻自己。
稱為“虛職”不過分。
那什麼是實?
“吏部尚書。”夏侯獻給了他這個答案。
司馬昭心中一驚,如他所記不錯,這是現製吏曹尚書的延伸,執掌官員選拔、考核管理等務,那可是尚書台核心職務。
魏國建國以來陳矯、衛臻、盧毓都擔任過此職,皆是大魏名臣。
而在夏侯獻輔政以來這個位置大部分時間是由傅嘏擔任,是絕對的心腹。
而今輪到了自己。
奉明兄果然待我不薄!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