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心有b數的司馬望
“司馬卿不必多禮。”
夏侯獻沒有擺帝王架子,隻背著手走到司馬望身邊,說道:
“子上經常在朕麵前誇讚卿,前些年還舉薦卿做了這典農中郎將....
這些年屯區產量提高、太倉糧草豐足,朕心生慰,此皆卿之功勞。”
司馬望汗顏道:“此乃臣分內之事。”
“司馬氏能人輩出,朕聽子上說,卿自幼讀兵書,識戰陣,今卻疲於農事,屬實是大材小用。”
“不過現在不同了,伏波府建成後須有良將操練屯兵,而這些屯兵日後會是中軍的基石之一,此擔不可謂不重。”
夏侯獻走了兩步,拍拍司馬望的肩膀:“勿要讓朕失望。”
司馬望激動地拱手道:“臣必當竭力。”
“善。”夏侯獻欣慰一笑。
司馬望忽然恭聲問道:“敢問陛下何日啟程?呃..臣的意思是,如若陛下還在宜陽待些時日,臣可召集伏波府屯兵操練,請陛下一觀。”
夏侯獻曾經確實打算在屯兵麵前露個臉,以此來表明天子實行授田的態度與決心。
但此刻他卻拒絕了司馬望的提議:“以往軍屯的訓練大多安排在冬季,如今秋收剛過,屯民們忙了大半年,暫且讓他們休息休息吧。”
“諾。”
夏侯獻覺得麵子工程沒那麼重要,隻有好的製度存在,才能真正吸引農民來官田耕種。
曆史上曹魏後期的官田賦稅極重,完全違背了初衷,屯民們寧願去士族豪強的莊園裡為奴,也不願被官府剝削,可見一斑。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司馬望臨走前,夏侯獻忽然感慨了一句:
“以往朕出征隻顧行軍打仗,卻是忽略了民情。此番巡查才理解民生之艱辛,而且我朝的吏治也存在不小的問題。”
“朕聽說某些官員中飽私囊,將官田私賣與周邊豪族。”
“又有某些官員虛假登記,將原本直屬宜陽的屯田客發往野王。”
“還有某些官員......”
一句句“某些官員”不斷刺痛著司馬望的內心。
誠然,他在洛陽典農任上確實用心做了,也做出了一定成績。
但為家族謀私利這種事卻從未落下。
陛下都如此直白地提到“野王”二字,司馬望再傻也明白,這是在點他呢!
野王屯區正是在河內郡!
如今洛陽周邊的官田都有或多或少的侵占,更彆提司馬氏盤根錯節的河內了。
一個屯民一睜眼,到了野王。
再一睜眼,好家夥,直接就成了司馬氏某個莊園裡的農奴!
夏侯獻其實知道,當年司馬昭任典農中郎將時就暗中做過這類事,隻不過當時正與司馬懿、王淩等人共同秉政,不想拿出來激發矛盾。
但現在不同了,初次隻是敲打,再一次,就自己看著辦吧。
.....
午時,西巡隊伍離開宜陽踏上驛道。
在這之後就不能在洛水上乘船,則是需要走很長一段山路才能抵達黃河南岸的陝縣。
日落時分,隊伍在山中紮營休整。
吃過晚飯,夏侯獻在禦帳中召見禦史中丞杜恕和中書侍郎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