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夏侯獻絲毫不懷疑鄧艾的話。
縱觀這些年薑維的用兵,夏侯獻發現其人隻從武侯那學到了一些皮毛,並未深得精髓。
說得好聽點叫神出鬼沒,實則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覺。
夏侯獻看向鄧艾和石苞,繼續道:
“想必你們已經猜到朕派你們去魏蜀前線的用意。”
“費禕死後,蜀國再無人有能力節製各處軍隊,以薑維的威望,他最多隻能命令漢中軍隊,巴東、江州、成都等的軍頭怕是不會對他言聽計從。”
“朕欲出兵伐蜀,近幾日便會在朝堂上與群臣商議定策。”
鄧艾、石苞躍躍欲試,雖然早就猜到了陛下的心思,但親耳聽到後還是感到心潮澎湃。
作為一個將軍,誰人不渴望滅國之功呢。
“仲容。”
“臣在。”
“待汛期至,朕調三千青州水軍前往信陵,再撥荊州水軍兩千,戰船三百,到任後你可先探巴東蜀軍之虛實。”
“臣遵命。”
“子上。”
“臣在。”
司馬昭心頭一動,莫非陛下要用他為將?
妙!終於不用在這破尚書台待了。
結果,夏侯獻指著鄧艾、石苞對司馬昭道:“子上,他二人赴任前若是有舉薦的賢才良將,儘快批複。”
司馬昭發現自己想多了,他拱了拱道:“臣遵命。”
......
幾日後的大朝會上,夏侯獻果然宣布了攻伐蜀漢的計劃。
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一片討論。
反對的聲音是有的,但卻並不強烈,主要是陳述利害,如此而已。
畢竟如今的魏國沒有“畏蜀如虎”的情緒,原曆史上曹真、曹爽接連兩次伐蜀失敗,薑維又在洮西大敗王經,損失數萬精銳,導致整個魏國朝堂對主動伐蜀有極大的抵觸。
而今,魏國已全據荊州之地,揚州的殘吳不足為慮,完全可以兩路伐蜀,甚至可以效仿劉備故事,以東線為主要突破口。
蜀地人口撐死不過百萬,能有十萬兵就不錯了,他們除非押寶一路快速退敵,分彆的話極有可能被逐個擊破。
再加上此前魏軍僅用三個月不到就覆滅荊州政權,給予朝臣極大信心。
於是伐蜀計劃順利定下,至於具體伐蜀思路、各路主帥人選、後勤調度、備戰統籌等將會逐步商議。
戰爭是進步的跳板,如何通過此役使家族實力更進一步,才是現階段群臣關心的事。
夏侯獻表麵上雲淡風輕,心裡卻能不輕視。
除開曹真、曹爽的無功而返的案例,羅憲用兩千人在永安擋陸抗三萬大軍半年之久,實在太誇張了。
退朝之後,夏侯獻在東堂理政,直到用完暮食,方回到寢宮。
入夜,夏侯獻移駕中宮探望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