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獻笑了笑。
話說,當年習氏有能力的幾乎都走了。
那一批荊州士族願意投曹操的人不多,畢竟當時大漢還沒有亡。
他們先輔劉表再助劉備,旗幟很鮮明——扶漢。
就是不知道,如今有沒有人後悔。
夏侯獻之所以記得龐林的妻子出身習氏,是源於一次宴會時的偶然聽聞。
當時有賓客稱讚太祖之功績,是太祖給“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亂世之中為北方帶來了數十年的安定。
老臣們感慨曾經妻離子散的往事,就有人提到了龐林。
建安十三年,太祖南征攻破襄陽,龐林妻子習氏沒能和龐林逃去蜀地。
這個時代,婦人改嫁是很常見的事,甚至會鼓勵這麼做。
但習氏卻守養女兒十餘年,保持節操絕不改嫁。
後來劉備伐吳失利,龐林跟隨黃權投降魏國,夫妻竟在有生之年團聚了。
曹丕聽說這件事後,認為習氏有操守,還專門賞賜夫婦床帳和衣物,以作表彰。
夏侯獻發現,曹丕特彆喜歡關注臣子家的私事。
夏侯尚獨寵小妾,冷落德陽公主?
曹丕下令,處死小妾。
習氏十幾年不改嫁,最終跟夫君團圓了?
曹丕決定,表彰一下。
鐘繇的妾室張氏懷孕,妻孫氏因為嫉恨,把毒藥放在食物中,張氏吃了差點被害死。
鐘繇得知真相後大怒,把孫氏給休了?
曹丕不樂意了,認為老鐘休妻是不對的,派人告訴鐘繇,你得把孫氏給朕接回來。
鐘繇一再拒絕,曹丕仍不停催促。
結果逼得人家老鐘要喝毒藥自殺,才終於作罷。
夏侯獻跟曹丕不同,不喜插手人家私事。
但對於臣子們的關係網,還是樂意去了解的。
跟習遠暢聊許久,再結合校事府掌握的情況,他已大致清楚了這個家族的現狀。
現在襄陽習氏混得最好的應當是習溫一脈。
習溫是習珍之子,昔年孫權襲殺關羽後,習珍寧為漢鬼,不為吳臣,山窮水儘後拔劍自刎。
於是習宏習珍之弟)帶著侄子習溫歸吳。
他曾任長沙太守,全琮亂政時逃往揚州,被孫和遷為豫章太守至今。
習氏族裡還有一女,名叫習英習,嫁給了現任丞相司馬李衡。
李衡這個人目前無限接近吳國的權力核心,隻要諸葛恪不倒台的話。
在夏侯獻看來,即便現在還沒想好該如何利用這些關係,但日後說不定會派上用場。
..........
兩個時辰後。
習遠樂嗬嗬地離開了習家池,早已把“鳩占鵲巢”的事拋之腦後。
天子非常爽快,給習遠賜官華容縣令。
起步就是縣令,他很知足了,這直接跳過了郡裡的舉薦,跳過了中正評品,原地起飛。
這時候已是正午時分,夏侯獻在湖心亭裡歇息。
這是在圓台上建的重簷二層六角亭,其周繞以雕花石欄,憑欄可賞出水芙蓉,悠然遊魚。
夏侯獻拿起酸梅湯碗直接對著碗口喝了一口,隨後擦了擦嘴。
抬眼之際,就見校事令劉達走來:“陛下,您找臣。”
“這個習遠認真查一下。”夏侯獻放下手絹,“襄陽四通八達,習氏一族又分仕吳蜀,他這一支沒道理賴著不走。”
“諾。”劉達拱手。
“還有,他今日說習氏有商隊,常往返於江陵、武昌。”
“不管他乾不乾淨,你都可先安插人手進去,具體選用何人,你自己決定,朕不多問。”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