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八,晴空萬裡。
江麵上,浮橋安靜地待在那裡。
浮橋之後,視野變得開闊起來,白帝山出現在眼前。
若在多雲的日子,那仿佛是一座天空之城。
大江兩岸本是秀麗的風光,卻是被不斷燃起的黑煙煞了風景,廝殺聲不斷從兩岸的山間傳來。
魏軍按照計劃,將水師停在三十餘裡外,僅派步騎強行攻打蜀軍營地。
魏軍每拔掉一處浮橋,便把水師向前開進一段,卻不急於攻擊浮橋,可謂是非常穩健。
戰事打到現在,魏軍已經打到了白帝城隔岸的山頭上了。
這其實是利於白帝城的蜀軍,他們想要登陸支援,隻是分分鐘的事。
此前幾座營寨,魏軍啃得非常艱難,蜀軍明顯有後援相助。
然而看今日這個樣子,蜀軍似乎不願再打添油戰術了。
他們的水師和白帝城守軍隻遠遠看著對岸營寨不斷燃起的衝天大火,長籲短歎。
“來人!”
山上的漢軍營寨裡,校尉劉威拔出環首刀,暴喝一聲。
三五個親兵紛擁而至,圍在他的身邊。
劉威大聲下令:“一屯也去堵門!把魏賊給我頂回去!”
這兩屯是他的親兵,是他最後的底牌。
話音剛落,一名臉上掛彩的甲士跑來,急道:
“報!東寨失了,敵軍已經衝殺進來,校尉,這裡守不住了!我等掩護您撤退!”
劉威闔目長歎,他這個“劉”雖然跟皇室沒有半點關係,但這不影響他為大漢儘忠。
他緩緩抬起手中的刀,抵住自己的脖子。
隨後,猛然用力。
.......
拔除蜀軍山上營寨的過程,比預想中的要艱難。
不過比起懼怕傷亡,王基更擔心被蜀軍層層設卡,拖住腳步。
到時從江州、巴郡甚至成都的援兵地趕來,這仗就要這麼耗下去了。
儘管蜀國多線作戰,大概率成都是派不出援軍的,但王基依舊堅持速戰。
他的統帥風格一直如此。
於是乎,在南郡太守胡烈傳來捷報之後,王基迅速下令水師出擊,打算一鼓作氣突破浮橋防線,進軍白帝城。
老實說,沒有投石機居高臨下的打擊,浮橋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蜀軍隻能被迫收縮防線。
當年吳軍使用的鐵鏈至少還得用火船來熔斷,而如今,見蜀國水師後撤,魏國水師隻是把船開過去,隨便搗毀幾處浮木,整段橋便沉入了江底。
輕鬆摧毀三座浮橋後,魏軍推進到了夔門前的最後一座浮橋前,而此時已能看到蜀軍的戰船在不遠處的江麵上列陣。
現如今,魏蜀兩國就算隻比水師力量,魏國也是占優的。
蜀國水師建製較早,劉備時期就有了。
但蜀國太窮,沒錢造太多船,沒有船,就會極大限製了水師的規模。
魏國雖然在南郡之戰後才正式擁有能在大江上作戰的水師,起步較晚。但魏國財大氣粗,戰船多廣,士兵們實戰經驗也相對不錯。
並且,魏國有宜都、武陵二郡。
這地方是兩國交界之處,治安不咋地。
這裡不僅有各路蠻夷洞主,還有常年混跡於這一帶的江賊水匪。
他們的戰鬥力雖然不及魏國收編的吳軍和自己訓練多年的正規水軍,但也湊合能用。
讓蠻夷、江賊們去打攻堅戰,肯定是使喚不動的,就算真真硬著頭皮去,戰鬥力也是一般。
但在水麵混戰時,卻能體現一定的價值。
“嘿——喲,嘿——喲!”
江麵上不斷傳來船夫們有規律的號子聲。
某艘船上,有人提著刀,正對著船夫們罵罵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