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礦看起來有點像是大理石,就是條理是紅色的,那個紅色的部分就是朱砂。
古代的時候都是大量開采礦石,取出紅色部分砸成碎末,然後提煉成水銀。
現在能買到的朱砂串基本上都是朱砂粉加上黏土和膠水做的,很少有朱砂原石,路邊或者商場裡按克賣的朱砂,進貨價不會超過三十元,單位是條。
我不知道古代的朱砂礦啥樣,也不知道是不是去錯了地方,通過走訪幾個村子,現在的朱砂礦石含朱砂量很少,西瓜大小的礦石上能有一條小拇指粗細的紅色紋路都算是含量高的了。
紅色紋路裡也不全是朱砂,是朱砂和其他礦物混合的。
我覺得以這種朱砂含量來說,當年巴寡婦清的家族得有一大片采礦區,我們去的這幾個地方,確實不夠規模。
作文比賽雖然沒給我帶來預期的效果,卻讓我有了新的思路。
那些高頻出現的地名都是山裡的村子,這些村子的地形有個共同點,村子附近有很多梯田。
這些梯田有的都延伸到了烏江邊。
其中有幾個村子的兩側都是梯田,一左一右,中間隔著大山。
想象一個畫麵,一個身高幾十公裡的巨人躺在山裡麵,腳卻泡在烏江上麵,那兩條腿就是梯田的位置,雖然也是在山上,但和周圍地形有明顯的差異,矮了一大截。
沒錯,這些梯田原來是路,運輸朱砂的路,我不確定古人是運輸礦石還是運輸取出來的朱砂,但以這邊的地形條件來說,肯定要走水路。
如果沒有地質災害,這種路的形狀會一直保留,兩千年前的秦直道用到現在還能看出輪廓。
於是我把目光放在了地形圖上,找那種從山裡麵延伸到烏江的通道,此時樹木叢生,早就看不出通道原有的樣貌,我隻需要找群山中找起伏不大,地勢平坦的地形。
說直白點就是兩山夾平壑,且溝壑延伸到烏江邊。
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是烏江的形態,得需要江寬水深沒彎道地地方。
因為一般彎道都有急流,不利於礦物運輸。
巴寡婦清的朱砂礦區一定會滿足這兩個條件,再者,巴寡婦清的礦還得是個大礦。
我覺得找到礦了,附近會有巴寡婦清的家族,有人住的地方,肯定有墓。
巴寡婦清和秦始皇做生意,秦始皇統一六國,所獲寶物無數,隨便賞賜給巴寡婦清點東西,放到現在都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隻要找到家族墓,挖出一件寶物,我們下半年就能休息了。
還有就是巴寡婦清不單單是商人,人家還是武裝力量的頭目,手裡麵有隊伍守護財產。
戰國時期,戰亂不斷,巴寡婦清又是有錢的大戶,以她的身家,肯定會選一塊易守難攻的地界安家。
想要找墓,先得找礦區,然後在礦區附近找易守難攻的地方,大概有個活人生存的區域,然後在其周邊找墓就行了。
朱砂礦會運到烏江邊走水路,從軍事角度來說,江邊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相比於江邊的平地,我覺得巴寡婦清家族更會選擇深山裡麵的寨子,隻有一條路通向外界,武裝力量可以輕易守住路。
還有一點,武裝力量可能還要兼顧朱砂礦的保衛工作,這一點是我瞎猜的,巴寡婦清之所以偉大,一是因為和秦始皇做生意,二是在老爺們死後,這娘們支棱起來了,帶領衰敗的家族走向輝煌,主要的發家途徑靠的是朱砂礦,以黃老板身上的經驗來看,不打架鬥毆搶礦是乾不起來。
所以,許某人覺得巴寡婦清的家族駐地、朱砂礦會在同一條通往烏江的通道上。
喜歡關外盜墓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