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猴王和我玩了一套變戲法。
下午吃飯的時候,老猴王頗具學者風範,晚上再見麵,老猴王像是被榨乾的茄子,一下子老了好些,我覺得趙母還是有點手段的。
見麵地點在老猴王研究上古文明的房子裡。
一張老式木桌,我和四驢子坐在一邊,趙母和老猴王坐在對麵,整的和談判似的。
老猴王一臉認真道:“白天的時候沒說什麼,是怕你們沒時間反應,表現出來,讓悟空有所察覺。”
我點了點頭,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趙母道:“隨侯珠的事,關係網很龐大,地理協會鬥不過,你們背後的醫藥公司也鬥不過,你們更沒辦法。”
老猴王附和:“找隨侯珠是強壓給我的事,我確實無能為力,你姨說你們找墓很厲害,希望你們能幫忙。”
“二位先亮一下底牌吧。”
“找到隨侯珠,我可以在地理協會申請一些經費,作為你們的補助。”
“先彆談錢,我聽你們的意思,好像是要把猴哥抽出去,讓我們哥倆去當傻兒子呢。”
老猴王立馬擺手否認,他認真道:“不是的,悟空也和你們一起,這件事,隻能靠你們了。”
夫婦二人一唱一和說了很多內容,一時間我沒辦法分辨真假。
趙母的背景是地理協會,老猴王的身份更離奇。
九十年代初,老猴王被公派進入蘇聯,在某所大學的地質專業學習。
老猴王無論是出身還是天資,在那批留學生中都不算出色,屬於墊底的存在,然後呢,這老小子也是命硬,去留學的當年,蘇聯解體了。
當時那種環境下,踏出國門的學子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思維也發生了變化,有的選擇了經商,有的去了西方國家。
也就是說留學生中,腦子活泛的都跑了,老猴王憑借堅定的信念,從一個不被看好的邊緣人混到了重點培養對象。
完全應了那句話,不是老猴王多優秀,都是同學們給襯托的。
有能力的都跑路了,老猴王的身份地位也水漲船高,在學生中擔任要職。
身上有職位,出席的活動也就變多了,比如,聯誼會。
話說那是一次以地質考察為主題的河邊聯誼會,有咱們的留學生,有老毛子,目的是交朋友,探討學術。
九十年代初,咱們還民風淳樸,大姑娘小媳婦穿衣服彆說露肚臍了,就是連腳脖子都不往外露。
可老毛子奔放呀,女大學生河邊遊泳穿三點式差不多的泳衣。
外國娘們、露天穿胸罩褲衩子,而且還有親昵舉動,比如親個嘴兒啥的,可給一眾男留學生看傻眼了,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留學生看著外國娘們想入非非,其中有一個小夥子比較特彆,他不問世事,隻顧著拿著放大鏡在河邊看石頭,一看就是二十分鐘半個小時。
沒錯,看石頭的小夥子就是年輕的老猴王。
老猴王的專注認真引起了同為留學生的趙母注意,覺得這爺們是個好男人。
於是乎,兩個人有了聯係。
趙母學的是曆史專業,老猴王學的是地質專業,雖然沒啥關聯,但隻要有心,總有共同研究的話題。
用趙母的話來說,兩個人約著去公園,一個人拿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個人拿著《戰爭與和平》,見麵一天,連目錄都不會翻開,反正就是兩個人有很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