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更多的資料,沒辦法確定是不是童貫的墓。”
我想了想道:“應該不是。”
“為啥?”
“童貫到這地方的時候,都七十二了,他還能活幾年?有時間大規模修建陵墓嗎?”
花木蘭道:“資料不多,但我感覺出土的陪葬品不像是正常的官員或者富商,等級很高。”
“有可能是童貫的乾兒子童師敏,史書上對童師敏的記載並不多,童貫出事後,也就斷了記載,我們有理由相信童師敏和童貫一起來韶關南雄了。”
“那麼,問題又回來了,你覺得童貫的屍骨會埋在哪?”
“不知道,不過我覺得沒在山裡,宋墓的特點是磚砌墓或者土洞墓,以童貫的身份地位,大概率是磚砌,平原地區磚砌。”
“靠,那就難辦了,南雄這地方三麵環山,平地都被村莊、農田、道路瓜分了,找到了也不好挖。”
“找找北宋時期的古寺廟。”
四驢子甩了我一腦炮道:“找廟乾啥?咱他媽盜墓。”
“我覺得可能和廟有關。”
“為啥?”
“很多原因。”
廟可以隱藏身份。
在古代,當和尚的人沒多少是因為虔誠,大多數的原因都是窮困潦倒或者避難,正常人很少去當和尚,在傳宗接代觀念強的古代,有房有地的人都想著娶媳婦,誰會去當和尚呢?
宋朝的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識字,去廟裡也看不明白經書,沒啥文化,更不能給善男信女答疑解惑,宣揚佛法。
所以,那時候普通人不去當和尚,也沒法當和尚,當和尚的人都是避難或者無法生存之人。
韶關是禪宗文化的祖庭,在宋朝時期,佛教也比較興盛。
如果童貫用和尚來隱藏身份,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弄一處庭院,前麵供善男信女朝拜,後麵是生活區域,黑白無常來了都找不到人。
還有就是廟裡焚香可以隱蓋氣味。
童貫是個太監,很多人都知道,太監身上有一股子尿騷味,怎麼樣也除不掉。
為啥?
因為太監需要割蛋蛋和小**。
這才是第一步,人的身體有自愈的能力,有些人割掉小**後會長出一塊凸起的贅肉。
所以,往往都需要割第二刀,行內稱之為割芽,就是把那塊贅肉給剜掉。
等愈合後,原來凸出的部分變成了一個鵪鶉蛋大小的坑。
有坑,站著尿尿,再怎麼小心也會弄褲子上,所以,太監身上的騷味除不掉。
(媽的,我怎麼會知道這個?)
而寺廟的煙火氣剛好可以掩蓋這股氣味。
最後一個原因是房子。
童貫初來乍到,沒有府邸,童貫不會住平民百姓的房子,大戶人家有家有口,有田地,有產業,也不會突然賣掉宅子。
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規模夠大、後院清淨,房子的數量也夠童貫一行人居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聽完我的分析,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看著我,表情詭異。
“看我乾啥,看你爹呢呀?”
四驢子嘬牙道:“狗哥,你是怎麼想到這些的呢?”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查查縣誌,找找同一時期的廟,主要是南雄和韶關的。”
花木蘭道:“對,先確定居住地,然後在附近找墓。”
“以童貫的年齡,沒時間大規模修築陵墓了,要麼是晚幾年才下葬,要麼就是借用廟內的地下結構當成墓地。”
“這個想法很有建設性。”
“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江水,南雄有北江,北江發源於江西贛州,在古代,水路相當於高速公路,如果咱們的童貫沒死,他肯定和南宋都城杭州有密切的聯係,不管是信件還是人員,走水路要快很多,而且,有個風吹草動,童貫還能沿著水路逃跑,所以,廟的地點可能在北江的沿岸。”
“你怎麼想出來的呢?”
“再排查一下佛塔,童貫掌管軍隊二十多年,可能保留一些習慣,西夏的李現逃往木雅的時候建了很多石頭了望塔,童貫也有可能用佛塔充當了望塔,提前發現周圍的風吹草動。”
四驢子問:“狗哥,你是不是來仙兒。”
“滾犢子吧,把自己想成童貫,然後考慮用什麼樣的方式保命,這種方式比念口訣找墓有用。”
“你小子注意點吧,絕對有當奸臣的潛質。”
我心裡嗬嗬一笑,我還真想當奸臣,但前提是得讓我吃上皇糧當個臣。
當狗也行。
寺廟、沿江、有塔,曆史可追溯到童貫來南雄之前。
這麼多條件合並在一起,一座寺廟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也是唯一一座滿足所有條件的寺廟——驢王廟。
驢王廟這個名字是我編的,因為這地方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點敏感。
驢王廟中的佛塔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也就是北宋第三位皇帝的在位期間,而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兩者相距一百年。
在時間線上,完全符合我的推測。
不過,這地方現在隻剩下一個塔了,也是景區,前麵是城市主乾道和北江,中間是廣場,剩下三麵都是住宅小區,佛塔就立於廣場的一側,周圍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植物。
而且佛塔周圍都是商鋪,在當地也算是熱鬨地區。
更要命的是佛塔周邊還有一群擺攤的,賣褲衩子的、賣玩具的、還有一些賣小吃的。
喜歡關外盜墓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