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的祖先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張良,張良的後代也出過很多高官,不過到張九齡的前幾代,祖宗的庇佑也用的差不多了,張九齡的太爺是彆駕,相當於現在的市長秘書。
到了張九齡父親這一輩,隻能個縣衙裡麵的縣丞,不過也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職位。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之前,張九齡看出了安祿山的狡詐,斷定此人日後必將作亂,恰逢那時候安祿山犯了軍法,張九齡上書,請求唐玄宗處死安祿山,可惜,唐玄宗沒聽。
也不可惜,唐玄宗要是聽了,也就沒有今天的你我了。
根據史書記載,張九齡老年時返回曲江養老。
張九齡還有倆弟弟,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童貫死的時候,和張九齡相差四百來年,我覺得張家這一脈到宋朝時,也可能顯赫,最起碼不是平民百姓。
除了張家,曲江還出了一個北宋的工部尚書餘靖,餘靖和童貫相差幾十年,童貫來曲江的時候,餘家也是個大戶。
根據曆史,我大概推斷出了童師敏來的時候,張、餘兩家算是曲江的大戶。
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姓氏入手。
再考慮童師敏可能建宅子的地方。
太監出身,家財萬貫,有錢有地位,他來曲江的時候,曲江興旺他應該融不進去,太監的身份也讓他受人指責,即使當麵不說,背後也得有人議論。
所以,童師敏的宅子在曲江繁華地帶的可能性比較小。
再者,童師敏身上的腥臊氣是去不掉的,他可能會避開人多的地方。
我覺得童師敏會選擇有山有水的地方建宅子,或者山莊。
根據這些推斷,我大致劃定了一片區域。
然後再用排除法,首先是排除樓房小區和工廠,因為如果動土的話,古墓早就被發現了,應該會有新聞。
當然,也可能沒新聞,早些年的工地,挖到墓直接封現場,包工頭現場賣文物,買古董的人想進工地都得先給門口的保安買點煙酒。
我問過丁博文和王爺,廣州的地界上沒出現大量的精品宋瓷,汝窯更沒出現過。
那麼,童師敏的宅子或者墓就不在現在有小區和工廠的地方。
排除這兩樣,我劃定的區域再一次縮小。
還有最後一個條件,童師敏的宅子應該很大,大寨子代表著大片的平整土地,雖然曆經一千多年,但平整的土地隻有兩個結果,一是村莊,二是農田。
山、水、村莊、農田,用這四個條件再一卡,範圍進一步縮小,但也有十來個村子。
有了初步的範圍,下一步就是在這個十來個村子中找張、餘兩姓人家,我覺得張姓的人數太多,不一定是張九齡的後代,但餘姓是個小姓,祖輩生活在曲江的餘姓人可能與北宋的工部尚書餘靖有關係。
為啥非得找餘姓?
因為族譜,廣東地區流行祠堂和族譜,族譜一般會記錄生平,要是能找到餘姓人的族譜,說不定還有意外的收獲。
“咱們先去這十來個村子找一戶餘姓人家租房子。”
四驢子激動道:“我認識姓餘的人。”
“啊?誰啊?”
“餘則成,天津站中校副站長,媳婦叫翠萍,情人叫晚秋。”
我毫不猶豫地甩了四驢子一巴掌,我絞儘腦汁分析出來的線索,四驢子竟然還和我開玩笑。
“狗爹,今天你打死我,兒子都不會還手。”
“你們他媽的也動動腦子,彆都指著我一個人操呀。”
“爹,就你分析出來的東西,人腦子真想不出來,你要是念口訣,找風水,我還能學學,用小區做排除法,找彆的大戶家譜,這種事,誰能想出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