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羊皮想繼續往戈壁中深入,我卻有些擔心,因為前麵的路,老羊皮也沒走過。
沒有參照物的戈壁,我們呼叫救援,救援隊都不一定能找到。
“叔,要不然,咱們換個方向?”
“不行的,沙漠蟻很聰明,他們會第一時間截住咱們回去的路。”
小羊皮掐著腰看著茫茫戈壁,臉上的表情也不好看。
休息片刻,老羊皮要求繼續往戈壁中走。
四驢子湊到我身邊,笑著道:“小羊皮找我了,說咱們比他小,然後管他爺爺叫叔,不合適。”
“他媽的,現在叫啥有錯嗎?淨他媽瞎跑了,一鏟子都沒下,現在我管老羊皮叫爹都行。”
“你他媽還想當小羊皮他爹?”
我不想搭理四驢子,四驢子繼續調侃道:“狗哥,你是不是手腦不協調?”
“你小兒麻痹。”
“真的,我發現你腦子還可以,任何和身體有關的運動,你都不咋地。”
這一點我承認,身體方麵確實差點意思,可這時候了,我手腦不協調是重點嗎?
四驢子想和我換三蹦子騎一會,我堅決不同意,三蹦子還能靠一下,他嘲諷我不會騎摩托車。
鬼火那種像電動車那樣,一擰油門就走的摩托車,我能騎,四驢子整的摩托車帶離合、帶他娘的梅花檔,得踩和勾什麼,還得找空擋,我確實整不明白。
“狗哥,歇一會吧,我他媽騎摩托車都快睡著了。”
“這玩意,是我能決定的嗎?”
“他媽的,你手腦不協調,你口活好呀,你找老羊皮說說。”
我覺得老羊皮是個倔老頭,有孫子在場,他的一切決定都是保護孫子,保護自己,而且,我也不了解沙漠蟻,真的不敢做什麼決定。
又往前跑了小半天,天黑快黑的時候,老羊皮帶我們找到了一個小型綠洲。
綠洲並不大,半個籃球場大小,沒有明顯的水源,隻有幾棵乾樹和一些沒啥葉子的黃草。
老羊皮說這一片在以前叫陷馬坑,因為兔子多,兔子洞也多,清朝打仗的時候,這還是戰場呢。
聽說是騎兵狂奔時,馬腿會陷入兔子洞中,馬和人都來不及反應,馬腿會被折斷,騎兵無不人仰馬翻。
在清朝的時候,這一片就是個萬人坑,人骨和馬骨堆得老高,一直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些骨頭才被拉走當作化肥。
我累得都快虛脫了,也不怕萬人坑,要是屍骨裡麵有娘們,我還想找倆女鬼玩玩呢。
此時,我隻關心能休息多久。
老羊皮道:“這邊是古戰場,沙漠蟻不會過來。”
“為啥呀?”
“有人說是冤魂多,有人說是屍骨裡麵有化學物質,我也說不明白,老一輩口耳相傳,說遇到沙漠蟻,跑到綠洲就沒事了。”
四驢子嘟囔道:“點把火也行呀,烤螞蟻。”
老羊皮耳朵尖,反駁道:“不行的,戈壁風妖,風向不定,容易把自己燒死。”
我直接問:“老爺子,咱們能休息多久?”
“隨便休息,你們在這周邊考察也行,有綠洲在,沒事。”
一聽這話,我直接絮窩,除了沙漠蟻,戈壁裡沒啥動物了,就算有隔壁狼,我也不害怕。
可以說,疲憊能戰勝任何恐懼。
晚上的戈壁灘,氣溫會在零度以下,加上戈壁的大風,體感溫度會更低。
我們先在地麵上澆汽油,烤熱地麵,然後在地麵上搭帳篷,點燃氣爐,我幾乎是秒睡。
戈壁風吹得帳篷嘩啦啦響,那是最好聽的催眠曲。
這一覺我睡了十多個小時,要不是老羊皮抽葉子煙把我嗆醒,我還能多睡一會。
“你醒啦?”老羊皮吧嗒著煙道。
我環顧四周,其他幾個人都在,四驢子都快騎在趙悟空身上了。
“你們要考察幾天?”
“三四天吧。”
“抓緊時間吧,暴風雪要來了。”
小羊皮打了個哈欠道:“你醒了,那我睡一會。”
“昨晚你沒睡嗎?”
“守夜,沒怎麼睡。”
我疑惑地看向老羊皮,問:“冬天的戈壁灘,守夜防著啥呀?”
“很多呀,比如天氣,萬一突然變冷,咱們都得在睡夢中凍死,還有,還有,哎,說了你可能不信。”
“您說,我信。”
“還要放著白鬼。”
老羊皮要是說白駱駝,我也不意外,他說白鬼,我確實沒聽過。
不吹牛逼,啥鬼來了,我都得讓鬼伺候我們睡覺。
老羊皮神秘道:“老人說戈壁中有白鬼,持續了很久很久,不管是迷路的人,還是過往的商隊,碰到白鬼都會剩下一具白骨。”
“白鬼是什麼?”
“吃人的鬼,沒有人見過。”
我笑問:“聽您這意思,白鬼和沙漠蟻是一樣的。”
“不一樣,沙漠蟻是啃食,白鬼會分割屍體,也能敲碎骨頭吃骨髓。”
我感覺自己沒睡醒,咱也熟知天神地鬼,沒聽說過吃肉敲骨頭的鬼呀。
而且聽老羊皮的說法,我覺得那並不是鬼,而是人。能使用工具的物種,也隻能是人。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來新疆時,巴圖爾給我們講的沙漠駝隊的事。
兩者的故事不一樣,但核心內容好像差不多。
我腦海裡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於闐古國是一個佛教國,也是印度佛教最初傳入華夏的地方。
老羊皮說的白鬼,有可能是苦行僧。
先說一下印度佛教,細分之下有很多教派,也有很多苦行僧。
印度的苦行僧和咱們國家的苦行僧不一樣,咱們國家關注的重點是僧,注重佛法,而印度的苦行僧注重的苦,要經曆苦難。
可能有人看到過相關的視頻,印度的苦行僧有的一輩子舉手,有的一輩子不洗澡,還有的一輩子睡在荊棘之上啥的。
重點是讓身體遭受苦難。
為啥要這樣做呢?
在一些教派中,僧人認為人要經過幾世的投胎為人,經曆世間的磨難才能進入天堂。
但如果在一世中受到的苦難過多,也可以直接進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