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中文互聯網上出現了某位“經濟學家”,一篇雄文《中國香水:現代工業的謊言》引爆網絡,獲得無數吹捧。
僅用一篇文章,他“揭露真相”的大旗就算是立住了。
緊接著轉戰視頻平台,真人出麵,視頻傳播廣啊。
也不藏著掖著了,一周連發二十九條視頻。
對俏小貓和醉客進行詆毀。
用他的話講叫做“揭露”。
每條視頻都獲得海量播放和點讚,評論更是不計其數,內容全部都是讚美,什麼“為民請命”、“揭露現實”不絕於耳。
同時又有大量營銷號、自媒體在進行擴散,短短時間鋪滿各個平台。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幕後有推手啊。
但他每一條視頻,每一個論點,都有理有據,全部來自國外知名研究機構和組織,不能不信啊。
在國外都傳遍啦!
也就不可避免的,有許多人受其影響,對俏小貓和醉客產生疑惑。
這位“經濟學家”的擁躉越來越多。
但是,不管他們怎麼鬨。
不管是俏小貓還是醉客還是貓貓頭,統統沒有回應……
——
也正因為沒有回應。
這位“經濟學家”愈發的趾高氣昂,開始了自由發揮。
將攻擊目標對準了貓貓頭。
又一篇雄文將貓貓頭拉入戰場。
什麼價格刺客,食品安全、官商勾結、網紅啊、炒作啊,國將不國啊,洋洋灑灑一大篇。
這幫玩意兒,總是免不了那點小心思。
結果,這一次翻車了。
評論區罵聲一片。
網友們烏央烏央甩證據。
你說價格刺客,貼表格對比,左邊是貓貓頭的,右邊是國外同類產品,你看看哪個貴。
食品安全就更有意思了,直接丟鏈接,你不會不知道貓貓頭的生產線都是全程直播的吧,你不會不知道雲監工就是貓貓頭發起的吧。
至於官商勾結,忘性那麼大麼,你們當時炒作過啊,當時喊的是裙帶關係,咋的,換個名字再炒一遍?
當初的報道可還在呢,有空瞅瞅唄。
杜教授參加央視訪談片段、科學院高能所食堂門口貼出的考題,一大堆證據往上丟。
最後網紅?炒作?可笑,搶都搶不到好吧,根本沒人提,提了丟人。
這當頭一棒,可是把“經濟學家”給打老實了。
之後又重新回到醉客香水奢侈品的問題,為西方文化殖民搖旗呐喊……
——
一次翻車,並不能削減多少聲量。
事態不可避免的愈演愈烈。
引得各路正式媒體也紛紛下場。
聯係俏小貓的劉總,想采訪,劉總在帝都開閉門會議,無法接受采訪。
聯係俏小貓的柯總,柯總在迪拜開拓市場,聯係不上,無法接受采訪。
而貓貓頭那位神秘兮兮深居簡出的駱總,更是聯係不上了,得到的回複竟然是旅遊去了……
全都聯係不上,拿不到第一手資料。
那咋辦?
自由發揮唄。
報道照樣得寫,最後再暗戳戳提一句,因為聯係不到相關負責人,無法一窺究竟。
這下子“經濟學家”更猖狂了。
發視頻已經不過癮了,甚至開啟直播,跟他的擁躉們瘋狂叫囂,“看看,看看,被我打怕了,沒一個敢回應的!”
一時之間,收獲打賞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