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選用天漢平安溝後山野生香茅草。”
這個梁玥也不知道。
其實貓貓頭原先也不知道。
香茅草這東西長得跟普通野草差不多,同時也是一味藥材和香料。
平安溝那邊沒人吃它,也不認識。
還是從迪拜回來的施老先生上山找藥材時候發現的。
然後就有了這道香茅臘肉烘飯。
但這隻是食材品質好,前麵那麼多菜食材都好得很,這道烘飯有什麼特彆的嗎?
特彆之處在於服務員後麵說的話。
“臘肉是在切片後經過先蒸後煮,米飯事先用蘿卜湯煮過的撈飯,隔夜後再放入砂鍋烘製,烘製時臘肉片壓在香茅段上或與其交錯迭放,高溫下風味交融。火候正好在香茅不爛,且風味正好融入飯中,而這時米飯剛好結出鍋巴。”
香茅臘肉烘飯的做法講完後。
一群人還是一臉懵逼,不過帶著些敬仰。
他們之前還以為這個跟做煲仔飯一樣,把米和臘肉香茅放進砂鍋小火燉就行了呢,原來有這麼多細節啊。
一根小草還不能被煮爛,飯還要結出鍋巴,這得多牛的火候功底啊。
而且米飯竟然是撈飯。
撈飯豈不是有米湯?
沒人問出來,如果問了的話,服務員會很開心的說,米湯巨好喝,不加糖都甜,加糖更甜,又甜又潤,還帶著蘿卜的清香。
昨天撈飯一出鍋就分光了,她連著喝了兩碗。
而梁老,聽完服務員的講述後卻陷入了沉思。
皺著眉頭仔細的琢磨了許久。
突然眼前一亮,“蘿卜,點睛之筆在撈飯的蘿卜湯。”
“蘿卜吸味,包容,能融合濃烈味道的食材。”
“烘製的時候不單單是讓香茅和臘肉味道融進米飯,還要把撈飯的蘿卜湯滋味逼出來,融合臘肉和香茅吧。”
“長見識,真長見識,還能這麼乾!!!”
梁師傅越說越是欽佩。
其他人越聽越覺得神奇。
啊,用蘿卜湯撈飯還有這個作用呢???
原料用蘿卜湯撈飯可以把蘿卜味融進米飯裡。
還能把米飯裡的蘿卜味又再逼出來。
學廢了,學廢了。
聽著挺簡單,絕對很難。
對火候的要求太高了,家裡肯定做不出……
“啪啪啪啪~~~”服務員第三次奉上掌聲,“梁老先生您真是了不起啊,藏著的線索也被您發現了。請稍等,給您上菜。”
不大會兒。
還是這位服務員。
端來一盆連極味樓也隻弄到兩份食材的菜品。
這是啥?
魚?
花?
或者魚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