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道山珍燒什錦的做法嘛,沒什麼可介紹的。
無非是各種食材用不同的方式處理、用各種食材吊高湯,再把各種食材不同的時間放進鍋裡燉煮。
顯而易見,這道菜的重點在於食材……
是的,這是一道純純的,靠著珍稀食材堆料而搭建起來的菜肴。
這裡麵,用上了來自雲南的宣威火腿、貴州的金邊牛肚菌、甘肅隴南的蕨菜、雅安雨城筍乾。
香格裡拉海拔3600米的鬆茸、貴州桐梓玉蘭片、產自峨眉絕壁的高山岩耳、川南竹海深處的竹蓀、
貴州黔東南黑山羊腩、來自東北的梅花鹿筋。
當然少不了天漢平安溝的豬肚、臘肉、雞樅菌、萵筍……
反正,什麼好用什麼。
燒什錦本來也是有錢的鹽商們為了跟佛跳牆鬥富,打擂台創造的菜品。
堆料,堆好料,無儘的往裡麵堆好料就是它最核心的創意。
同時又要保留鹽幫菜“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的調味體係,通過“煎、蒸、燉、燴”複合技法,將山野珍鮮與市井煙火完美融合。
但是,如此多的,不同口感,不同性質,不同風味,甚至還不斷變化的食材混在一起,如何讓它們調和在一起,不會真的變成一鍋高價亂燉,就是考驗廚師功底了。
而偏偏,又正好遇上了隻用最好的食材,做極致的美味的徐師傅。
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理論上講,這道山珍燒什錦。
才是徐師傅最擅長的菜。
這些山珍,可都是專門為他到各處尋來的。
雲貴川陝各處的崇山峻嶺間,生長著的天賜珍饈。
這道燒什錦的魂,就在食材跋涉的千裡山路上……
實際上是因為駱一航跟這幾個省最熟,能弄來好東西。
至於海鮮嘛,就差點意思,徐師傅不滿意。
所以,刪掉,刪掉!——
壓軸大菜之後,就到了最後一道大軸。
也是極味宴的最後一道菜——開水白菜!
又等了一陣。
等嘴裡的餘味散儘,隻留下心中回味。
包廂門再次打開。
一隊服務員拖著托盤走了進來。
托盤上擺著一個個白色瓷盅。
數一數,剛好十八個。
在場眾人都知道今天最後一道菜是傳說中的開水白菜。
再看這瓷盅,哇塞!
竟然是一人一份!
不用搶,不用不好意思,一人一份,人人都有!
豪橫啊!
而在服務員後麵,還有一個人,推著一輛小推車走了進來。
推車上放著一個小火爐,燃著火。
火爐上坐著一個長嘴銅壺。
而推車那個人……
“高師傅!怎麼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