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行。”
李永鑫把推過來的錢又拿了回去,小心翼翼的放進兜裡,拍了拍。
“說說吧,你找我肯定不隻是為了還錢的。”
“嗯。”
“還想著創業的事情?有想法了沒?”
瞧見李永鑫似乎是在組織語言,李樂也不急,笑眯眯的等著這人開口。
“那個二十萬的約定,是不是有期限。”
“看你。”
“看我?”
“我說過了,等你的意向書,想乾什麼,前景怎麼樣,市場分析,想怎麼做,需要什麼條件,你琢磨好,能說動我,這個約定,隨時有效。”
“除非你覺得自己還能找到其他的投資人或者合作夥伴,提前知會我一聲,說不想走這個約定了。”
“不,不會,我肯定找你。”李永鑫搖著腦袋,趕忙道。
“嗬嗬,但願吧。人就是這個樣,誰也不能保證明天就和今天想的一模一樣。”
李樂往後一靠,抬起了二郎腿。
“我有個想法。”
“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前兩個月畢業答辯的時候,我老師和我說起論文裡,關於行政機構組織設計和人員篩選的內容。”
“從94年開始,國家在審計署、統計局、環保局等6個有代表性的國家行政管理機構,還有冰城和鵬城做了6年的公務員考試招錄的試點,看起來成果很不錯。”
“現在正製定相應的製度法規,在明後兩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所以,你想考公務員?”
“老師想讓我考。”李永鑫搖搖頭,“但是我不想。”
“我想的是,如果以後公務員考試在全國推廣開了,按照咱們現有的各級機關、組織、機構的體量,還有國人注重穩定和安全感,思想裡根深蒂固的吃公家飯的傳統,以及大學不再分配工作,再結合從今年開始的擴招。”
“那麼,在三到五年之後,就會迎來一個不下於出國和考研的考公熱潮。”
李永鑫說完,攥了攥滿是汗的手心,看著一臉平靜的李樂。
“繼續啊,繼續說。”
“哦,所以,有了這個考公熱,相應的產業就會隨之迎來一個,一個,就是你以前給我說的那個什麼風......”
李樂一拍膝蓋,“風口!”
“對,就是風口。”
“是啊,有了風口,磚頭都能上九天。你既然有了判斷,那想好了怎麼利用這個風口了?”李樂笑問道。
李樂相信曆史的慣性和定律,有些事,或早或晚,該是誰做的就是誰做的。
“有,既然是考試,那就肯定會出現輔導老師、輔導材料、輔導班。”
“所以,我想辦個像長樂教育一樣的輔導培訓機構。”
“那你有什麼優勢?想過沒有?”
“我的導師是出卷人之一,這種算不算?”
“艸,你可彆瞎琢磨啊,這玩意兒可是要掉腦袋的。”李樂手一哆嗦。
“哪,哪能呢。”李永鑫想了想,“我是說,我能了解到整體的考試思路和脈絡。”
“有這麼多年專業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巧。”
“如果把這些綜合起來,算不算一種優勢。”
李樂點點頭,“肯定算。不過,這隻是一項。”
“開辦培訓機構,不是簡單的找個教室,弄幾張桌子,印幾本材料就行的。”
“從招生開始,到送進考場,中間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本質上是一門生意,是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既要有商人思維,也要有教育思維。你有計劃了麼?”
“有一點,不過,還不夠,最起碼我對培訓機構的了解還不足。”
李永鑫又把屁股往前挪了挪,眼神懇切的說道,“我能不能在長樂教育找份工作。”
“你不是在這兒了麼?李老師。”
“不是,我想,能不能除了老師之外,跟著紅姐打打下手,從底層開始乾起,學起。”
李樂撓著下巴琢磨半天,忽然衝著李永鑫笑了笑。
“那這樣的話,咱們的協議,就得重新簽了?你,願意麼?”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