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就爬格子的速度而言,小李禿子並不慢,大多數時間都攤在了調研數據和資料整理上麵。
不過現在有了主要研究農村社會和經濟問題的大師姐幫忙,李樂能吃到不少現成的。
依舊是那間辦公室,依舊是一杯祁紅,梅師姐用著依舊軟糯酥綿的語調。
“鄉鎮企業受到衝擊也是一個承載失地農民就業生活的直觀問題,從九十年代擴大開放的進程開始後,八十年代開始興起的鄉鎮企業就開始顯現出資金密集和吸納就業能力減弱的趨勢,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大量經濟園區的征遷,加速了這一進程。”
“鄉鎮企業承載的大量農轉非勞動力集中下崗待業,過往的安置主渠道變窄甚至堵塞。”
“還有就是市場就業為取向的勞動用工製度改革和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產業結構調整,對求職者的年齡、知識、技能和市場競爭意識要求較高。失地農民在就業方麵明顯處於劣勢,製約了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這個是我在出國前在金陵和蘇南地區,對鄉鎮企業倒閉潮調研收集的資料,你拿去。”
說完,梅蘋胳膊肘底下把一個牛皮紙文件袋遞給了李樂。
“這個,不好吧?”
“課題轉向,我現在用不上這個了,再說,都是些幾年前的東西,時效性差了些,對你或許隻有借鑒的意義。”
“那,我就收著了?”李樂嘿嘿著,從梅蘋手裡拿過袋子。
“收著吧,不過你昨晚上偷雞了?”
“啥?偷雞?”
“笑的跟個黃鼠狼一樣。”
“......”
“沒事了吧,到點了,我去上課了。”
“對了,師姐,大師兄說他下個禮拜來燕京,惠老師說,等大師兄來,一起吃個飯。”
“房衝鋒要來?”梅蘋眨眨眼。
“嗯。”
“行,知道了。”
瞧見大師姐聽到大師兄的名字,有那麼短暫的眨眼間的磕巴,小李廚子心中頓時激起一片漣漪。
有事兒,這裡麵還有事兒,有大師兄的事兒。
我說上次見大師兄的時候,一說起梅師姐,大師兄臉上就有種不自然的表情。
誒?這裡麵不會是,三角?或者兩副剃頭挑子組成的羈絆?腦子裡那本已經又換了名為“獨繭抽絲之暗香如雪”的劇本,又開始添油加醋。
“我鎖門了,你走不走?”
“啊,來了,走了。”
兩人下樓,李樂指了指自己那二八大杠,“師姐,遠不遠?小弟送你一程?”
梅蘋瞧了眼那輛三道鎖連環的自行車笑了笑,“這裡比燕園的治安好得多,你不至於吧。”
“這誰說的準,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是。”
“行吧,光顧著給你說話了,倒是得快點兒。”
“得嘞。”李樂擰開車鎖,單腿一跨,轉身拍拍後座,“師姐請上ce!”
“你先騎,我蹦上去。”
“嘿,瞧不起誰呢,三個你都能原地彈射起步,你上來便是。”
“嗬嗬嗬。”
梅蘋踩著後叉扒著車座子側坐在了後座。
“坐穩了?”
“穩了。”
“誒,走你!!”
梅蘋引著路,車子在人大的校園裡穿梭。
“師姐,這邊看著可不如咱們那兒,橫平豎直,四四方方,透著股機關味兒。你咋想起到這來教學的。”
“你以前沒來過?”
“來這邊聽過幾次講座,接觸過一些人。”
“比燕園和隔壁咋樣?”
李樂想了想,“不有話說麼,咱們那像娛樂會所,牛鬼蛇神一窩,這裡像農貿市場,接地氣懂生活,隔壁,彆提,那就是個大集中營。咱們那出瘋子,隔壁出傻子,這裡出混子。”
“混子?”
“不是那種混。有一好比,說燕大歸儒,喜清流物議,嘴上功夫了得,啥都能噴上兩句。隔壁屬法,質樸實乾,能耕善戰,嚴於律己。人大似道,雖嘴上高蹈玄遠,但骨子裡極端務實。迷戀俗世,夢想著長生不老。”
“再比,就是燕大有學術信仰,隔壁有現實信仰,這裡有生活信仰。入體製是為了吃穿,做學問也是為了吃穿,勤工儉學,經商擺攤,補貼生活,遠比燕園裡為了理想整天喝西北風的實在的多。”
“這裡遠比咱們和隔壁懂人情世故講究的是過小日子,都是識時務的俊傑。在這裡師生見了領導都點頭哈腰,特彆懂事。哪像咱們那,丫誰啊?你算老幾?所以咱們那,大都不團結、不抱團,大多是跑單幫的個體戶,不像人這裡出去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天下一家親啊。”
“哈哈哈哈~~~~”梅蘋笑得直抖肩膀,“照你這麼說,我也想起以前惠老師說的,燕園裡的人目空一切,隔壁目無一切,這裡就是目有一切。”
“咋說?”
“空不等於無,更不是有,而是超越於有無之上。目無一切就是骨子裡什麼也不相信,就信吃飯。目有一切就是什麼都當作課程來解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惠老師那麼方正的一個人,也能說出這話來?”李樂扭頭瞧了眼大師姐。
梅蘋笑笑,話裡卻繞了過去,“瘋子有理想,傻子老實肯乾,混子能潤滑整個社會,充滿煙火和市儈氣,摻在一起,就是現世的精神。可隻有瘋子才是靈魂。”
“得,大師姐,您骨子裡依舊是燕園人啊。”
“生是燕園的人.....”
“誒誒,彆套用我的台詞兒。”
“騎你的吧!”梅蘋一拍李樂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