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純晶矽的生產。”李樂解釋道,“寶貴哥,你是負責金盛現階段主營業務的,你知道全球多晶矽去年年產量是多少麼?”
“去年?大概兩萬多噸吧。”
“一公斤多少錢?”
“三十多刀,咋?”
“你知道咱們國家一年多少麼?”
“多少?反正我們都是進口的矽片。”
“60,噸。”
“多少?”
“六十噸。”
“這麼少?”幾人都皺眉。
“所以我之前說過兩頭在外麼。”李樂一攤手,“我們自己有礦,有中遊生產,為什麼不琢磨琢磨自己生產高品質的高純晶矽呢?”
“而且,張博士告訴我,生產高純晶矽存在兩個應用,如果技術上突破了,我們還能生產自己的半導體級多晶矽。”
“半導體級多晶矽?”
“對,這個東西,怎麼說,就是集成電路用電子級的多晶矽。比光伏級多晶矽純度至少提高2—3個數量級,主要用在微電子、晶體管還有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半導體。”
“你不會說,這東西大部分也都是國外生產的吧?”
“當然不。”李樂頓了頓,“是全部。”
“艸!”
“彆艸,你們幾位好歹也是做光伏的,這點兒都不知道?”
“還,真不知道。”常斌搖搖頭,“我們就像你之前說的,都是來料加工,技術設備都是人家的,誰想過這個。”
“我這麼一說,幾位明白了抓高純晶矽的意思了吧?”
“嗯,明白了,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掌握了上遊原材料,就能有更大的回轉空間。”
“是。”
“還有電池呢?”
“電池就純粹是因為技術的問題,張博士的實驗室,是做鋰電池研究的,雖然是兩個賽道,但是不耽誤實驗室裡有技術人員了解光伏電池的技術,比如最新型的bsf,鋁背場電池。還有,現在還在實驗室階段的prec技術。”
“真的?”
“我有必要騙你們?”
“這些,好實現?”常斌看了眼包貴。
李樂回道,“不好實現,包括我說的高純晶矽材料,按照張博士的說法,依照金盛現有的技術水平,即便在設備、相關技術人員招募,再加上一點點運氣的情況下,也得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才能有相對成熟的材料製備技術,至於電池,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鋁背場電池,大概三年左右,perc,這牽扯到光刻、電鍍、蒸鍍、熱氧鈍化等技術,想實現轉化,預計七到八年?半導體級彆的矽材料,可能更長,因為這個,外國多我們封鎖最嚴,基本上全靠自研。”
“需要這麼長時間?”布仁說道。
“就看你們怎麼想了,如果隻是做來料加工,你們當初有必要讓我參與金盛的光伏項目麼?”
李樂一句話,把幾人乾沉默。
好一會兒,常斌咳嗽一聲,看了眼包貴幾人,笑了笑,“怎麼樣,我說什麼來著?李樂的眼光和想法,是和我們這些過去吃速食、吃政策,掙快錢的人不一樣吧?咱們能想到的兩年三年就算不錯了,李樂這一杆子杵到十年之後了。”
“是。”
“對。”
“嗯。”
“我說,咱們拉李樂進來,不就是為了長遠的謀劃麼,怎麼樣,現在路線圖給出來了,走不走?”
李樂打斷道,“先聲明,如果走這條路,大家夥兒要做好金盛三到五年內,大部分利潤都要投入到科研、生產線、原材料礦區的開發等等上麵。”
等了等,“那就走。”包貴先說道。
“嗯,走,不能讓人卡脖子。”布仁拍了拍桌子。
白航笑道,“我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
常斌又瞧瞧李樂,“走!”
“行,那咱們說說細節,第一步,礦......”
。。。。。。
“你們昨晚上聊得什麼?我怎麼隱約聽著有什麼石英礦,馬丁·格林,土澳的。”
第二天一早,回燕京的火車上,兩眼通紅,打嗝還帶著股酒氣的郭鏗靠在鋪位上,有氣無力的問道。
“你現在腦子還是一團糊塗醬,我現在和你說了也沒用。”
“不說拉倒。”郭鏗拿起桌板上的茶杯,猛灌了一氣兒,“以後,再也不來了,特麼就吃了一口熱菜。”
“行啦,你還吃到了呢。不過,你這酒量得練。”
“扯淡,這玩意兒練不出來,所謂生而有之,無生則無,無複有矣。爹媽給的,生下來有就有,生下來沒有,這輩子大概率也就沒有了。”
“噫。”
“彆噫,你就說,有道理沒?”
“有吧。”李樂咂咂嘴。
“還是的。”郭鏗一抹腦門,“頭疼,我先睡會兒。”
“哦。”
隻不過這一覺,直接從呼市睡到了燕京。
出站口,李樂伸了個懶腰,“啊!孩子們,你們的爸爸回來啦!!”
郭鏗打了個哈欠,“怎麼走?弟妹安排車來接?”
“不用,咱有人,哎,來了!”
“誰啊?”
郭鏗跟著李樂剛走兩步,就見一人跑過來,衝著李樂嚷嚷,“嘿,好家夥,讓我這通等。要不是爺們兒講義氣,早特麼撒丫子走人了!”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