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麵前這位爺,堪稱國內影壇最硬核的"人形碎鈔機",創作信條大概是,“賠錢可以,跪著不行,錢可以燒,命可以拚,但鏡頭裡少一根頭發絲的質感都不行,藝術第一!”
隻要有他的劇組,日常仿佛在上演“瘋狂的鈔票”,甲方爸爸捏著預算表瑟瑟發抖,薑導扛著藝術炸藥包衝鋒陷陣,所到之處人民幣灰飛煙滅,還要仰天長嘯,“來啊,接著奏樂,接著燒!”
恭王府後麵幾十米高的煙囪一半紅一半灰,他乾的。“米蘭”的照相,讓顧長未拍了4本膠片,然後在張照片裡挑出來的,他乾的。
膠片時代,國產電影的平均片比是13,他的成片比是115,兩個小時的片子,他能給你弄出48萬英尺的膠片。
找了500位群演,人到齊了,叫他們領完錢走人。原因是他還沒有想好怎麼拍。為了馬大山砍頭戲,能從醜國進口幾台能滾動拍攝的攝影機,投資人終於被逼著回到紅空拍三級片還賬。
而且這位爺對細節的執著堪比"裝修強迫症晚期患者"。
非要在雲南蓋四萬平老北京屋頂,美其名曰“造個空中四合院”,場務哭著說搭個假景省錢,他眼睛一瞪,“我要讓觀眾聞得到瓦片上的青苔味!”結果每塊瓦片都擦得能照出人影,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改行賣仿古建材。
服裝組更是被他逼成“人間縫紉機”,一件羽毛禮服,非要每根羽毛都迎著風45度角倔強翹起。
半夜睡覺時候做了個夢,李東方的籃球背心上有個磨沒了的“11”號,睡不著了,給劇組打電話,要求加上,第二天到了現場,瞧見,說為什麼要有這個?
最絕的是這大哥自帶“敗家子兼藝術家”的雙重人格。票房?不存在的。
狂燒千萬膠片,拍得投資方集體心梗,他倒背著雙手在沙漠裡吟詩,“你看這太陽,它像不像沒回本的錢?”
賠得底褲朝天,人家照樣說,“錢嘛,紙做的!來,你來告訴我,預算,什麼叫特麼的預算?”
所以,王家哥倆簽了馮褲子,簽了張大胡子,沒有簽他,太和搞傳媒係,請國師、王眼鏡、請徐胡子,老的,年輕的,國內一線導演基本都簽了,還是沒有簽他。
因為都知道,薑導拍戲有三寶,超支、改稿、甲方跑。
追求真實感與視覺奇觀、考究細節推高成本、頂級配置與超支常態、超高的技術投入之後,往往換來的,是叫好不叫座市場的超低回報率。
這瘋子扛著攝影機燒錢的姿勢,愣是把每幀畫麵都煉成了人民幣的葬禮,燒著燒著竟燒出幾分悲壯的浪漫。
畢竟在這個爛片橫行的年代,能遇見個舉著火把非要照亮電影神殿的“縱火犯”,也算觀眾們的福分,雖然這火把,燒的可能是投資人的彆墅。
沒錢了,就去當演員,掙錢了,連著媳婦兒嫁妝,弟弟的家底兒都能要過來拍電影,賠錢了,再去拉上全家人拍戲,拍戲,之後再賠錢,薑小軍的導演之路,歸納起來,就這麼一個循環往複。
小李廚子明顯不想接招,可今天晚上,幾個人對於那篇小說的個人理解,卻又徹底堅定了薑小軍想把這篇短文改編成電影的想法。
“那什麼,我想......”
“不,你不想。”
“我想。”
“那祝您成功。”
“彆啊,咱們商量一下,那什麼,敏姐,你來當美術指導怎麼樣?咱們正兒八經的合作一把,打造一個呈現給觀眾的關於現實和幻想的美學的寓言世界?”
“我?吼吼吼.....”
靠,你特麼不講武德,出陰招,老子大意了。
李樂聽著薑小軍夾著煙,用特有的那種結巴式的語調,開始給曾老師講自己的腦海中構建的場景,再瞧見曾老師的表情,心說,毀了。
“這將是是一場,情緒編輯與色彩的狂歡。”
“就像敏姐你剛剛說的,要把色彩的運用近乎極致,以高,高飽和的紅、黃、綠、藍為主色調,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賦予色彩以象征功能。”
“用紅色貫穿全片激情、欲望、躁動與瘋狂,暗含暴力的潛台詞。紅色既是一種視覺狂歡,也是時代與人性躁動的隱喻,黃色代表力量、枷鎖.....”
曾敏點點頭,“嗯,冷色調的藍與綠渲染出孤獨、壓抑與死亡的宿命感,讓色彩成為敘事的一部分。假如,把瘋媽從紅衣到白衣的轉變,暗示其精神狀態的崩潰與重生怎麼樣?”
“對,對,就,就特麼是這個調調,還是敏姐懂我。”
“那你的整體的構圖和運鏡,是一種什麼設想?”
“剛您說的,那種充滿舞台感和儀式感,打破現實邏輯,強化戲劇張力,非常棒。”
曾敏點點頭,從薑小軍手邊拿過筆,在a4紙的背麵,開始邊畫邊說,“運用對稱與失衡,大量對稱構圖營造出荒誕的儀式感,而傾斜構圖則暗示人物內心的混亂與世界的顛倒,比如這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看看,這是,爬樹?”
“對頭。”
“誒誒,是,我特麼想的就是這個。”
“再比如,運鏡,瘋女人鐵軌上奔跑的長鏡頭。”曾敏繼續畫,“唰唰唰”的筆尖滑動,像是一根根小鋼針,紮向李樂。小李廚子,閉眼撓頭,我滴媽耶.....”
“配合升格攝影與逆光剪影,將分娩的痛楚升華為生命的神聖儀式?”
“好,好,李樂,你覺得你媽的意見咋樣?”
你媽,你媽!你特麼違規使用使用核武器!
“嗬嗬嗬,吼啊!”李樂笑道。
“對了,老盧,這本子,用非線性時間結構,用時空跳躍與環形敘事打破傳統邏輯線,怎麼樣?”
“你想通過碎片化的情節拚貼,形成曆史與個體命運的互文性?”
“對。”
“你考慮過觀眾理解麼?”
“那就得看劇本的敘事能力,這本子咱仨寫咋樣?”
“還有誰?”
“王平啊。”
“那個,算了吧,有他,我就不好插手了,我這還一攤子事兒。”
“沒事兒,這本子,咱們照,照著一年的時間打磨,敏姐也來幫忙?”薑小軍揮著手,扭頭,“吳導,那個趙飛,就原來咱們廠的攝像師,拍李蓮英和大紅燈籠的,他和彎島的李平憑,您覺得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