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不就成了國際版的留守兒童?”
“還有,現在國內,娃娃上個學,從家長到孩子都跟玩命似的。就我妹的孩子,現在才四歲,除了幼兒園,又報了什麼書法班、舞蹈班、英語班,整天比上班還忙。”
“競爭又大,小學初中高中考大學,一關又一關的,想想都愁得慌。再說,她媽不也是在這邊上到高中才回的腐國讀書,現在不也是個博士?乾脆,就在這兒上唄,給娃一個輕鬆點的環境。你說是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嘿,你倒想的開。”
“不是想得開,是不想和國內的娃競爭。咱換個道。誒,到了。”
車子在一個街心轉盤繞了個彎,拐進了一個花藝鐵柵欄門。
。。。。。。
李樂洗完澡,換了身輕快點兒的衣服,拎著電腦到了外間。
韓智和一個紅臉大胡子,一瞅就是典型斯拉夫人模樣的瘦子,一個嘴唇厚的像兩根香腸貼在嘴上的黑哥們兒,已經等著了。
瞧見李樂出來,兩人忙起身。
“這是老板。”韓智給介紹著,“安德烈·博伊奇,qrf組,也就是快速反應組的組長,格魯烏,哥薩克人,打過格羅茲尼阻擊戰。”
“丹尼爾·莫伊,情報組長。”
“boss!”
“你們好,不好意思,防務公司成立兩年多了,咱們第一次見,都坐吧。”
李樂打量著兩人,大胡子博伊奇,坐在那兒,安安靜靜的,給人感覺,一點兒不像韓智說的,那種能夠帶領幾十個人,麵對兩千多車臣人的圍攻,堅守三天兩夜最後安然撤退,之後又殺個回馬槍,三進三出,全殲對方指揮部的狠人,倒像個失了業的中年男人。
黑哥們兒莫伊,倒是符合那種扔到人堆裡就找不到的乾情報收集工作的人。當然,得是在非洲這地界。
“先說說吧。”李樂打開電腦,“歐加登那邊,現在情況怎麼樣?咱們的線人見到人質了?”
莫伊先開口,倒也沒有廢話,“boss,咱們的人,在八號中午到了ony在歐加登盆地以南,位於索馬裡、埃塞和肯尼亞三國交界處,一個叫卡爾梅加的鎮子的駐地。”
“不過在那邊沒有見到人質,之後通過線人,花了點小錢,才知道三名人質,被關在卡爾梅加東麵八十公裡外,一處叫瑪爾比特的地方,那邊有ony的一處金礦,人質就被關在金礦邊上的一棟宿舍樓裡。”
“那邊距離索馬裡邊境線。開車隻需要十五分鐘,這是地圖。”
莫伊說著,從手邊拿過一張地圖,鋪在桌上展開,給李樂標記著。
“這麼近?我看離肯尼亞邊境也不遠?”李樂一瞧,嘀咕一句。
“一個小時車程。”
“那就是一有事兒,兩邊都能跑?見到人質了麼?大使館那邊的回饋是,隻有拍攝的一段錄像,中間人都沒見到。”
“正在努力,線人在ony裡層級太低。”
“告訴咱們的人,不怕花錢,多加碼,一定要掌握人質的真實情況。是死是活,是傷是殘,兩天內必須要見到人。”
“明白。”
“還有麼?”
“有。”莫伊拿起筆,在地圖上,圍著瑪爾比特的四周畫了幾個點,“瑪爾比特那邊,有ony一個兩百人的看守營地。而從瑪爾比特旺卡爾梅加的道路上,一共有三個村子,每個村子都有三十到五十人不等小兵營。”
“我們計算過時間,如果瑪爾比特那邊發出信號,三個村子的武裝分子,會在半小時內提供增援。而卡爾梅加的大部隊趕過去,需要四十五分鐘到一個小時。”
李樂皺著眉頭,算了算時間,問博伊奇,“咱們的人現在到哪兒了?”
“快反組,二十七個人,今晚上八點左右,到達瑪爾比特以北,五公裡的一處聯合國自然基金會的一處地質科考隊的營地。”博伊奇接過莫伊手裡的筆,在地圖上畫了個圈。
“科考隊?”李樂瞅瞅韓智。
韓智笑道,“是科考隊,而且是我們的安保客戶,正好借著這個掩護,把我們的人給安排過去,這樣,就不容易引起注意。為什麼叫人類自然文化遺產安全防務公司?不就是給這些機構提供專業安保服務的麼?”
“行吧,那裝備呢?一起過去?”
“沒有,昨天就跟著科考隊的設備補給一起到了營地。埃塞這邊有少將軍的路子,很野。”
李樂琢磨琢磨,點點頭,“那就先這樣,保持聯係,有備無患。”
“有備無患?”博伊奇疑惑道,“不是裝備來了,情報到位,製定計劃,直接救人?”
“不是。”李樂看了眼博伊奇,這才感覺到這個安靜沉默的中年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股子暴力的情緒。
“我們工作是打輔助,協助,這出戲的主角不是我們,是大使館那邊的工作和談判組,另外,還有,莫伊的人。”
“我們?”
“是。”李樂笑了笑。想起來之前在燕京和喬悠然那段對話來。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