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森內特的耳提麵命,李樂接觸多了,倒沒覺得什麼。
因為不止森內特,從惠慶到王老爺子,從費先生到芮先生,甚至家裡的兩個奶奶、姥爺甚至是老丈人,總是在潛移默化的指導李樂一些治學、處事和處世的方法論。
可對張曼曼來說,過去二十多年,甚少有人能從這些方向上給自己引導指教,就連自己導師,也隻是在具體的學業上點撥。
聽到森內特這種近乎於方法論的提點,心生激蕩之後,看李樂的眼神裡,充滿了感激。
“艸,你這啥眼神,想乾嘛?”
“樂哥,愛你喲。”
“去你大爺的!滾!”
“嗯哼。”
“啊,教授,您繼續,等等,我給您把遮陽傘拿過來。”
張曼曼起身,顛顛兒從坑那邊兒,把大號的遮陽傘給扛了過來,找好角度,在森內特頭頂投下一片陰涼。
“你丫這麼有勁,剛怎麼跟林妹妹似的?”
“你懂啥,知識就是力量,教授,您說,您說。”
“讒佞。”
“我樂意。”
“哎呀,我杯裡的水怎麼沒了?”
小李馬上把自己杯子遞上去,“教授,您喝我的,新杯子,一口沒喝。”
“嗯,那就繼續說說知識體係如何建立。”
接過水壺,涮了涮杯口,倒進自己杯子裡,喝了口,才道,“我們用最通俗的方式來打個比方。”
“首先,給自己畫個知識施工圖。??想象你是個包工頭,知識就是磚頭,但你不能把磚頭亂堆成戰後廢墟,你要的是房子,得先畫個施工圖。”
“之後,專業領域就像蓋摩天大樓,興趣愛好就是搭狗窩,比如想當學術圈的交際花,就重點囤溝通技巧、心理學、甚至《如何優雅拍馬屁》這類技術手冊。當然,彆想一口氣蓋出帝國大廈,先搞個知識小平層,比如先啃透《時間管理從入門到放棄》這種入門書。”
“舉個栗子,你想學經濟學,該怎麼開始?”森內特問道。
“先看《經濟學原理》,彆一上來就研究怎樣在菜市場和賣菜大媽用博弈論砍價,那樣容易挨揍。”李樂嘟囔一句。
“我沒問你。”
“就是,你當我傻?”
“聰明的有限。”
“你個錘子。”
“比你的大。”
“嘁。”張曼曼一轉頭,“教授,下麵呢?”
森內特清了清嗓子,“記住。撿知識像海邊撿貝殼,但要會分類??。知識碎片就像沙灘上的貝殼,撿多了會硌腳,你得有個知識垃圾分類法。”
“不分類的知識就像內褲襪子混洗,最後隻能得到一坨知識鹹魚。”
“知道了教授。”張曼曼是個好學生,能夠及時給予正向反饋。
比總是琢磨著怎麼抬杠的李樂,給森內特的觀感要好得多。
“再有,把知識當成食材,做成菜吃下去,彆當學術冰箱。??囤積知識不輸出,等於買麵包不撕包裝,餓死也沒用,你得讓知識下鍋下肚。”
“就像有人背完《溝通的藝術》,結果追姑娘時開口,就是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你得先誇我帥。”
張曼曼點點頭,看向森內特的眼神期待。
“還有,就像我之前說的,你的原有的知識內容,都是些學術木乃伊。”
李樂舉手,“您說他是糞便標本展。”
“我說了麼?”
“說了。”
“嗨,都一個意思,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體係得像電腦係統,時常保持更新。你看,花花公子我堅持買了五十年,從第一期的夢露到寶·黛麗,從麥當娜到卡門·伊萊克特拉,常看常新。”
“.......”
李樂和張曼曼互相瞅了眼,保持沉默。
“啊,對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係,要避免進入幾個誤區,一,藏書癖,買了書不看,最後書房變知識停屍房,二,陷入某種思維導圖控??,畫得比蜘蛛網還複雜,結果自己都找不到出路,三,理論巨人??,行動的矮子,嘴上說沒人比我更懂xxx,實操時連exce都不會用。”
“總結一下,知識體係就是你的腦內主題樂園。門票??等於明確目標,遊樂設施?等於分類整理,表演秀??等於輸出應用,年卡會員??等於持續更新。最後送你一句真理:所謂專家,就是把所有坑都踩過的人形地圖。知識體係的最高境界,是讓知識成為解決問題的直覺。用框架思維取代碎片積累,讓知識真正為你所用。”
“明白了。”哥倆點點頭。
張曼曼咂摸著滋味,李樂卻又問道,“那學術思想體係呢?”
“這個麼。”森內特掏出煙,張曼曼的火機立馬帶著火苗遞上。
對上火,老頭嘬了口,伴隨著鼻孔裡冒出的青煙,說道,“那就要先說道,為什麼搞學術的人,要建立獨屬於自己的一套思想體係。”
“記住,??做學術就像在知識的荒野裡搭帳篷,用彆人的理論當帳篷杆,總得擔心它哪天塌了壓自己一臉灰。彆人的思想體係再華麗,那也是彆人家的床,躺上去可能硌得慌,自己搭的帳篷雖然一開始漏風,但至少能看到星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文學科尤為如此,彆人的理論是基酒,自己的發現是冰塊,再加點本土實踐的檸檬片,搖出一杯帶有個人特色學術雞尾酒。要不然,隻會複製黏貼的端出來的永遠是ctr+c莫吉托,連導師看了都想往杯子裡吐口痰。”
“噫~~~~”
“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