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僅僅是一棵樹,一棵樹,一篇博士論文就挖掘殆儘了,支撐不了你博士四年,更支撐不了你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學術生命。”
說著說著,惠慶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斟酌詞句,“一個好的研究方向,應當大小適度。它應能讓你深耕五年、十年,不斷有新發現、新問題湧現,最終,它甚至有可能生長、擴展,成為你開創的一個新領域,這才是可持續的學術生命線。”
“你在碩士階段接觸過的幾個領域,都是極有價值的主乾,這很好。未來的學術網絡,就需要在這些主乾上,生發出你獨特的方向分支。”
李樂認真地點點頭,“那什麼,惠老師,我初步有些想法。博士期間,我有些想法。”
“有眉目了?說說吧。”
看到惠慶從衣兜摸出盒煙,數了數,挑出一根寫著今天日期的,塞嘴裡點上,美美的抽了一口,李樂憋著笑。
這規矩是惠慶去年開始給自己定的,一天四根,一盒抽五天,四根抽完了,就不再碰。
“笑什麼?”
“啊,沒啥。”李樂忙正色道,“您說您至於麼?不如戒掉拉倒。”
“戒不掉嘍,還是你好啊,乾脆不沾。”惠慶往垃圾桶裡彈了彈煙灰,“你繼續。”
“我想,這四年,一篇聚焦新經濟衝擊下農村家庭結構與關係的當代變遷,一篇探討網絡社區中群體行為的形成機製與社會規範的演化,還有一篇,關於城市社區的新型治理模式或空間重構問題。另外,再加上幾篇文獻綜述,當然,還有您這邊的課題,我跟著沾沾光。”
惠慶聽完,點點頭,沒有立刻評價李樂的具體選題,而是話鋒一轉,指向了更為根本的方法論,“這些都是基於你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基礎,想法有根基,很好。但方向的選擇,尤其是初期,不能僅憑興趣或感覺,更不能閉門造車。”
“到博士階段,培養的是一種快速學習、快速驗證、快速決策的能力。尤其是在你現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與其在一個方向不明朗的選題上精雕細琢三年,耗儘心力卻可能因選題不合時宜或不被認可而顆粒無收,可以試著采用更有效率的策略。當然,這也是我讀博時候,費老師教我的。”
“費先生還教您這個?”李樂抬起頭,眼神專注,帶著詢問。
惠慶笑了笑,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變得更為直接,“教啊。”
“那,具體.....”
“首先,文獻速覽,尋找靈感火花。圍繞你剛才提到的幾個領域分支,或者你腦海中閃現的其他關鍵詞,進行大規模文獻檢索。中文的外文的,一天看他個十篇八篇的。但,彆指望記住細節,除非你是過目不忘,否則不可能!”
“你要的是一種浸染,先讓海量的信息衝刷你的認知,捕捉那些反複跳入眼簾、讓你心頭微動的關鍵詞、概念、爭論點。就像淘金,大量的泥沙衝刷過去,留下的那一點閃光,可能就是值得你向前再推進一步的方向。”
“然後呢?”
惠慶嘬了口煙,青霧繚繞裡,說道,“然後就是快,選定一個讓你有感覺的點,立刻動手。”
“搜集資料,處理數據,用最快的速度寫出一篇像樣的論文。記住,是像樣,不是完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核心是保證學術規範,邏輯清晰,論證有力。可以略粗糙,但骨架要立起來。然後,立刻投稿,不要猶豫,不要反複修改到天荒地老。”
看著李樂若有所思的表情,惠慶繼續道,“完成第一篇後,不要停。換一個方向,重複這個過程,速覽、捕捉、快寫、快投。”
“可您以前不是要求要.....”
惠慶搖搖頭,“因為你所處的階段不一樣。第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些選題你自以為絕妙,可能超前於時代,可能切入點不對,同行專家不感冒。你用三四年死磕一個方向,精神可嘉,但風險巨大。在當下的評價體係裡,成果的及時產出至關重要,長時間的沉寂對你起步期的學術生涯是重壓。”
“第二,期刊的錄用與否、錄用期刊的層次,是最直接的、來自匿名同行的反饋。”
“哪篇論文錄用得快,錄用的期刊好,就清晰地告訴你:這個方向有潛力,得到了認可。這比你獨自揣摩三年都更有說服力。明白了?”
李樂撓撓頭,“大概明白了。”
一根煙,終於抽到屁股,惠慶意猶未儘的嘬了最後一口,端起茶杯澆滅煙頭,放下時杯底與桌麵發出一聲輕微的脆響。
“追求速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精雕細琢的質量,這是矛盾,要儘力平衡,但戰略優先。有三篇偵察兵的反饋,會為你指明未來五年甚至十年深耕的主攻方向。”
“到那時,你再沉下心來,圍繞這個被驗證的方向,全麵、係統、深入地做,每年產出一到兩篇高質量論文,持之以恒。而且,跨學科交叉更容易出彩。”
惠慶看了看李樂,眼神裡顯出一絲柔和,微笑道,“彆學某些人,被老教授帶著,自己又努力地迷失在導師的框架裡,最後成了個四不像。”
“當然,我的經驗也未必全對,就看我早期的論文,現在看大多也平平。所以,關鍵是找到自己的路,獨辟蹊徑。”
聽到這話,小李禿子立馬變身狗腿形態,“沒啊,您過去的論文,現在看也是立意高瞻,思想深邃,結構嚴謹,思路清晰,論證嚴密,邏輯環環相扣,章節銜接如行雲流水,讀之如久旱逢.....”
“把嘴給我閉上!”
“哦。”小李一低頭。
惠慶嘴角抽了抽,又一次感覺到,教出這麼一個玩意兒,到底是學術的淪喪還是道德的.....算了算了。
深吸一口氣,道,“等你紮根一個方向三五年,根基穩固了,再不斷反思、拓展,自然進入良性循環。我到現在也在琢磨新的可能性。”
他看著李樂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和那三個並排寫下的論文選題,最後叮囑道:“記住,博一打基礎,但方向探索的雷達要時刻開啟。文獻速覽的習慣要養成。”
“明年這個時候,我希望看到你的偵察兵已經出發,並且帶回了有價值的情報。”
”回去,這幾個領域的基礎文獻,按我說的快節奏,先掃起來。”
李樂合上筆記本,站起身,“明白了,老師。主乾在心,方向探索,速度驗證。我這就回去開始掃文獻,一定遵從並沿著老師指引的方向,不斷.....”
“李樂啊。”
“誒,惠老師,您說。”
“你的嘴是賃的?麻溜出去,把門帶上,從現在起的三十六個小時內,彆讓我再見到你。”
“哎!”
隨即,惠慶隻覺得眼前人影一閃,隨即大門“啪嗒”一聲。
李樂已經不見了人影。
看著書桌上,被窗簾攪動的翩翩起舞的陽光,惠慶笑了笑,彆說,剛才那馬屁,哎呀,拍得還挺舒坦。
李樂這邊火速下樓,生怕又被喜歡蹲草叢的馬主任放個禁錮。
開了車鎖,剛要站起來蹬,屁股兜一陣痙鸞。
大長腿一叉,“噗!”的摳出手機,蹭了蹭屏幕,看到顯示“黑道太子”的來電,接通。
“歪?搞麼子四?”
“哎哎哎,來,快來宿舍,這邊有好戲看。”
“什麼好戲?”
“潘金蓮大戰秦香蓮!!”
“靠,啥玩意兒?”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