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娃班主任進行了深入、坦誠、友好的建設性交流,班主任對娃期末考試,英語提升了二十分,擠進年級前三十,表示了熱烈祝賀和殷切鼓勵。但是對娃某幾科考完試不交卷,在考場睡覺還打呼,每科考完試就立即組織班裡同學一起對答案,並在同學群裡發布,影響其他同學的心態,表達了強烈的批評。作為家長,當即表示,回家一定好好教育。會談在單方麵道歉的氣氛中結束。到家發現娃已經拎著行李背著貓,去了老太後家避難。)
田胖子瞅瞅李樂,“算計?你又憋什麼主意呢?”
“這個算計,我琢磨很久了。先說去年底,我和曼曼見了個人。”李樂慢悠悠把烤得焦香的雞翅夾到馬闖麵前的盤子裡。
“人?誰?”
“泡你馬,球球的泡你馬。”張曼曼揉了揉被馬闖連灌幾杯,有些水當當的肚子,“去年我們一起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見的,其實以前就是網友.....”
等張曼曼把來龍去脈講完,幾人都“哦~~~~”,不過倒也沒多少驚奇,畢竟,這麼多年的朋友兄弟下來,對李禿子能認識什麼人都不覺得稀奇。
“你們聊了什麼,能和曹鵬這個算法工作室有關係?接球球的活?”
“那多沒意思。”李樂看了眼曹鵬,“你剛才說的算力不夠,打個比方,是不是承載算法的地基太薄?”
“是,不過樂哥,你是說硬件?”
“不止是硬件,應該是體係。”
李樂目光掃過圍坐的幾人,“鵬兒現在接散活,像打零工。但未來的戰場,是數據洪流。搜索引擎、電商推薦、社交網絡分析,甚至我們實驗室的機器人路徑優化、飛行控製模擬,每一樣都離不開海量運算,是不是這個意思?”
“現在大公司們自己圈地蓋機房,可中小公司呢?那些有想法但沒家底的研究團隊呢?”
田宇若有所思,“你是想,把算法這塊單獨拎出來,做成發電廠,給需要算力的人供電?”
“差不多。”李樂點頭,“我想,就在長安動力實驗室架構下,成立一個算法中心。鵬兒現在的團隊就是種子。初期目標很明確。”
“第一,承接更複雜、更有價值的算法外包項目,用項目養團隊、積累經驗。第二,集中管理、高效利用我們現有的資源,第三,開始有意識地積累、優化我們自己的底層算法庫和數據處理流程。”
宋襄最先反應過來,摸出煙點上,“李樂,這想法.....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但現實點,業務來源在哪?如果升級到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投入是天文數字。總不能靠實驗室焊接機器人那點利潤往裡填吧?”
“業務來源分三層。”李樂一點點的往外倒著已經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短期,就是鵬兒現在做的升級版,瞄準那些有數據、有需求但養不起全職頂尖算法團隊的中型互聯網公司、新興的電商平台、甚至一些高校研究所的課題項目。由我們提供定製化的算法解決方案,按項目或效果收費。”
“這塊,已經有門路了,隻是需要更聚焦、更有技術含量的目標客戶。”
曹鵬眼睛一亮,“對,比如上次那個圖書網站的小模塊,如果我們有更強的算力支撐,完全可以做更複雜的用戶畫像和關聯推薦,效果和價值能翻倍,收費也能上去。”
“而中期,”李樂繼續道,“當我們的算法能力和數據處理口碑建立起來,就可以承接更核心、更持續的業務。”
“比如,成為某些垂直領域電商、社交、內容平台的長期算法服務供應商,甚至是算力租賃。想象一下,如果球球未來在移動端爆發,用戶量和數據量激增,他們自建數據中心壓力巨大時,一個可靠、高效的外部算力合作夥伴價值有多大?我們和小馬哥,不是剛搭上線麼?”
看著李樂意味深長的笑,田宇點點頭,“技術層麵,這路子可行。但數據中心不是堆服務器那麼簡單。”
“算力核心靠的是處理器、高速互聯網絡、海量存儲陣列和高效的散熱供電係統。現在的主流還是單核、雙核xeon,千兆網卡就是天花板,硬盤容量也有限。”
“如果要支撐構想的那種超算級彆的運算,意味著要堆疊海量的服務器節點,用infiniband這類高速網絡互聯,甚至要上專門的高性能計算集群管理軟件。”sf或者openpbs。”曹鵬插話道,“可,哥,這每一塊都是錢,而且技術門檻不低,需要專門的係統架構師和運維團隊。”
“所以,這正是算法中心要逐步吸納和培養的核心人才,頂尖的算法工程師、係統架構師、網絡和存儲專家、專業的運維團隊。”
“前期,我們可以利用鵬兒的團隊和實驗室的工程師打基礎,同時開始物色和引進關鍵人才,至於設備,咱們是有一定基礎的。”
“基礎?你是指實驗室的那個機房?”田胖子琢磨琢磨,“倒也行,現在算力能夠支撐一些小規模運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是,我沒打算用實驗室的設備。”李樂擺擺手。
“那就新建?”
“胖子,你還記得在鵬城的那個廖楠哥的渲染工廠不?”
“渲染工廠?楠哥的那個做三d動畫的公司裡的?去年我還找過他做焊接機器人的演示動畫,那不都八百章都沒出場了麼?怎麼這時候......誒誒,彆動,都彆動,我想想,算力,算力,超算,渲染工廠...”說著說著,胖子忽然抬起頭,看向李樂。
“你狗日的彆告訴我,你不會,這麼早就......”
李樂笑了笑,一副深藏功與名的表情,可落在其他人眼裡,怎麼看怎麼透著雞賊。
“然後,第三步,地基打牢了,牌子更響了,業務更大了。這時候,算力本身就可能成為一門大生意。傻子都能看到,未來需要強大計算能力的公司、機構會越來越多。而我們手裡這個不斷升級的渲染工廠,就有可能變成.....”
“數據或者算力中心?”宋襄立刻接上,“對外提供數據存儲還有算力租賃服務?像水電一樣?”
“是,”李樂肯定道,“把計算能力,當成一種資源租出去。給那些買不起或者沒必要自己建全套的中小企業,甚至給大學、研究所。”
“有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有了這個打底,才有底氣去想更遠的第四步,自建或合作建設真正的超算中心。當然,到了這一步,所需要時間至少十年起,資金規模得在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