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季節開始的時候,每位乘客要分彆進入巨屏對麵的那扇門,去自己這個季節選擇的棲息地。
同一時間隻能有一位乘客進入那扇門。
當上一位乘客到達自己這個季節要去的棲息地之後,才會輪到下一位乘客。
不過與此同時,自助餐廳裡剩下的乘客們,可以通過巨屏上麵的四個監控畫麵,看到先走的那些乘客,選擇了哪個棲息地度過這個季節。
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也就是說,去棲息地的順序很關鍵。
順序越靠後的乘客,獲得的優勢越大。
因為他可以知道前麵所有人都去了哪個棲息地。
不過這樣的優勢在春季,也就是第一個輪次的時候還不算特彆明顯。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信息。
但是越到後麵,這個優勢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因為每隻動物,都隻能在自己主棲息地之外的地方呆一個季節,然後就必須要“回家”。
所以通過其他乘客棲息地選擇的規律,很有機會分析出每個人的身份信息。
而食物鏈底端的,食草動物老鼠的技能,就跟身份信息和棲息地監控都有著莫大的關係:
發動的時機,就是進入那扇門之後,去到這個季節選擇的棲息地之前。
也就是說,發動技能的時機完全是單獨的,秘密的,不會被其他乘客所知曉的。
技能的具體效果,一共有兩個:
首先,每個季節,老鼠都可以查看一名乘客的身份信息。
與此同時,老鼠還可以選擇在下個季節的時候,屏蔽四個棲息地監控畫麵中的一個。
在這種身份遊戲中,查看其他乘客身份信息的價值有多大,無需過多解釋。
這是老鼠獲得信息的能力。
而屏蔽棲息地的監控畫麵,是老鼠阻止其他乘客獲得信息的手段。
隻要老鼠還活著,它就可以在每個季節都發動這兩個技能。
既可以不斷獲得身份信息,又可以阻止其他乘客獲得信息,還可以依附於食物鏈頂端的獅子……
看上去隻能任人宰割的老鼠,蘊含的能量其實並不能小覷。
跟以森林為主棲息地的老鼠,一樣擁有查看彆人身份信息能力的食草動物還有兩隻:
河流裡的鱷鳥,和天空中的烏鴉。
鱷鳥跟老鼠一樣,都是依附於強者存在的食草動物。
它的勝利條件,是鱷魚生存;失敗條件則是鱷魚死亡。
所以鱷鳥在諾亞生態圈遊戲裡扮演的角色,跟老鼠非常相似。
隻不過它依附的S級鱷魚,要比老鼠依附的SS級獅子要弱上一些。
但是鱷鳥也有自己獨有的優勢:
首先,它的主棲息地跟鱷魚一樣,是河流。
長了翅膀的它,還可以把天空當作自己的棲息地。
森林和草原,是每種動物都可以選擇的“大眾情人”。
綜上所述:沒有鱷鳥不能去的棲息地。
它是13隻動物中,為數不多的,哪裡都可以生存的兩隻動物之一。
其次,鱷鳥也跟老鼠一樣,可以在每一輪查看一名其他乘客的身份。
與此同時,隻要鱷鳥還活著,那麼河流和天空的監控畫麵,就永遠不會公開。
老鼠隻能屏蔽一個棲息地的監控畫麵,而且隻能從夏天,也就是第二輪開始生效。
不過它可以主動選擇要屏蔽哪個棲息地。
而鱷鳥雖然沒得選,但是可以同時屏蔽兩個棲息地的監控。
也就是說從第一輪春天開始,現在還能看到的四個監控畫麵,就會隻剩下兩個:
草原和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