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年初二。
林初夏就是再不喜歡回林家莊,也不得不回去。
大年初二走娘家,這是當地的風俗。
像昨天,宋家兩位姑奶奶走娘家,就是為了初二給家裡的侄媳婦走娘家騰出時間。
這兩天日頭好,路麵乾的快,就連山上的雪也化的差不多了。
宋癝冬騎自行車,帶著林初夏回娘家。
其實家裡有黑老鴰,可林初夏嫌棄,她寧願坐自行車慢些,也不願意出那個風頭。
宋癝冬準備了兩個大網兜,給老丈人家準備的是一條魚,兩份點心,兩瓶罐頭,兩瓶酒,一塊二斤多重的肉。
另一個網兜是給林初夏二叔小叔家準備的,其中還有一份是給宋二姑家備著的。
肉和魚掛自行車籠頭上,兩個大網兜林初夏拎著。
林初夏還給林初秋帶了一身衣服,也是她做的夾克。卡其色,看上去很是洋氣。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
林初夏就是這樣的人。
進了村,看著那些陌生而熟悉的笑臉,林初夏就假裝害羞,隻抿著唇,臉上帶著淡淡的笑,並不說話。
要是有人和她打招呼,她也隻點點頭。
幾個姑姑紛紛湧向廚房,這個端碗那個拿筷子,一派熱熱鬨鬨的樣子,好似剛才吵鬨的一幕都是幻覺。
林初夏低低歎了口氣,轉身跟著進了廚房。
她能怎麼樣,她是林家女,王愛華是她媽,林初春是她姐。一家人再壞,也要捂著藏著。
總不能真的斷親,說永不來往。
那到時候,錯的就是她。
正月裡不能嫁娶,林初春的日子定在二月初六。
王愛華說的時候,林初夏就當沒聽見,那一天她會回來,但也隻是回來做客。
四個姑姑都在,吃飯還是在林衛東家。
二嬸這邊喊吃飯,那邊大家都湧進屋子,忙著端菜端碗。
剛剛出鍋的肉,還很燙手。
林初夏剛伸手,宋癝冬一按她的肩膀“我來端吧,你去拿碗筷。”
因為要喝酒,碗筷都是準備好的,拿去堂屋的桌上就行。
有了宋癝冬幫忙,陳道明也不好看著,他忙去接大姑手裡的魚“大姑,我來。”
新姑爺都上手幫忙了,老姑爺也不能閒著,很快,雞肉魚肉豬肉都上了桌。
王愛華菜準備的還算豐富,兩桌擺開,熱熱鬨鬨根本看不出去之前的隔閡。
酒是陳道明帶的,是他戰友送的好酒。
好酒不上頭,二姑父酒量好,酒桌上就是他馳騁的疆場。林衛東和二叔小叔,還有小姑父酒量都一般般,隻能算個陪襯。
一桌八個人,真正能和二姑父較量一番的隻有宋癝冬。
陳道明酒量也不錯,不然走的時候戰友不會送他酒。
酒桌上,他和宋癝冬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沒喝兩圈,就臉紅脖子粗開始上頭。
宋癝冬神色不動地和二姑父碰杯,坐到桌子上,他既沒有主動和陳道明喝酒,陳道明也沒主動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