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韓王、賈環、曹竹齋、朱康還有小五等十幾個人,邊走邊看,去了鈔關後麵的街道。
鈔關後麵的商鋪林立,綢緞莊、茶樓、酒樓、當鋪、金飾鋪子、畫廊、書店、繁華的街道。
行人衣著光鮮,女們梳著時興的發型,佩戴金銀首飾驚喜,江南富庶之地,果然名不虛傳。
街道地攤也不少,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派繁榮景象。
左邊再往前,就是青樓街了,揚州最負盛名的就是醉仙居了,多為達官貴人,鹽商巨富光顧。
這裡的歌姬,姿容出眾僅僅是入門,還需要精通詩詞音律,琴棋書畫,能與文人吟詩作對。
揚州鹽商富甲天下,奢靡之風盛行,青樓文化也隨之繁榮。
青樓不僅是風月場所,更是文人雅士、商賈名流的社交中心,歌姬舞女多才多藝,甚至影響了當時的文化風尚。
“揚州瘦馬”就是這一特殊時代的產物。
典故出自於白居易的詩:
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女。
後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
三年五歲間,已聞換一主。
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
貧苦家庭中的女孩營養不良,多顯瘦弱。於是當時人們就借用白居易的這首詩,把買來的幼女比作“瘦馬”。
挑選“瘦馬”時,有嚴格的標準。僅對“三寸金蓮”就有七個選拔標準:“瘦、小、尖、彎、香、軟、正”。
總體而言,就是底子、資質要好。一般為七八歲的幼女,麵容、膚質、骨架身材好,沒有生理毛病,聰明伶俐。
培訓課程豐富、嚴苛,有形體訓練、養顏、美容化妝、琴棋書畫、歌唱舞蹈、女紅等,甚至烹飪、記賬管事、家政技能,以及察言觀色、討好及駕馭男人等及社交技巧。
把瘦馬駒養大、變強壯後,被主人以高價賣出換錢,成為畜力工具。而用心培養小女孩歌舞才藝,長大後作為妓女高價賣出,也是同理,隔幾年就換一個主人。
白居易感歎社會百味。
江南富商和官員們飽暖思淫欲,以各種方式消費女性——買奴婢、納小妾、捧優伶、逛青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賈環咳嗽了一聲,驚醒了望著青樓街的小胖子韓王。
“殿下,現在時辰還早,咱們先找個地方填飽肚子,去衙門見了林大人。”
小胖子笑嘻嘻的道:“也好,既然來揚州了,少不了要見識一番,咱們先找個小館子吃午飯。”
大雍朝的揚州,茶館的特殊飲食文化非常盛行,跟現代粵菜的茶點文化很相似。
冶春茶社、富春茶社、錦春園、盧氏鹽商住宅酒樓、慶升茶社都是當時很出名的食肆。
來到了冶春茶社,分坐了三桌,韓王、賈環、曹竹齋、小五、朱康五人坐一桌。
上了一桌揚州特色的美食,蟹黃湯包,以蟹黃、蟹肉、豬肉為餡,皮薄如紙,湯汁豐盈,,需“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吃法,鹽商宴席上的珍品。
大煮乾絲,淮揚菜的代表,豆腐絲乾切細如發絲,配以蝦仁、火腿、雞湯煨煮,刀工精細,湯鮮味美,文人雅士尤為推薦。
獅子頭,又稱葵花斬肉。
三丁包,以雞丁、肉丁、筍丁為餡,鹹甜適中揚州早茶的經典。
鹽水鵝,當時揚州人嗜鵝肉,皮滑肉嫩,鹹香四溢。
還有千層油糕。
韓王府的人在享受美食,四周圍的人,有在暗中跟隨的,起碼有四五路的探子,在盯梢。
勞煩,幫用愛發電,感謝感謝)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