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魯都司一身戎裝走出來,身後湧出幾百鹽兵,鹽兵手持火把與腰刀往下麵衝。
黃誌恒驚了,可是看見是魯青又愣了,道:“魯都司,您這是何意?”
走私鹽,雖然避過了朝廷統一的稅,也是要給鹽運使陸觀瀾、魯青這幫人上供的。
走私鹽,不都是按照你們的規矩在乾嗎?
你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嫌交得少了?
魯青一揮手,兩岸上震耳欲聾的銅鑼聲。
埋伏在蘆葦蕩裡麵的的小船,也衝了出來,在二十艘鹽船後麵,截住了要逃跑的船。
“黃家私販官鹽,無法無天,魯某人奉命緝拿,你等老老實實束手就擒,否則格殺勿論。”
鹽兵向已經靠著岸上的兩艘船湧上去,鹽兵將黃誌恒等人挾持住。
黃誌恒等人不敢反抗,反抗官兵了,就等於要造反了。
鹽兵還不停,繼續潮水般湧向
黃誌恒心裡,是覺得還不到那個程度,自家姐夫是鹽補司的副將趙忠全,從四品官員,等姐夫與父親去找鹽運使陸觀瀾談談,或許隻是銀子的問題。
雙手被鹽兵捆起來,押到岸上,黃誌恒掙紮著喊道:“魯大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們是收到鹽運使衙門給我們傳的話,說今晚安全,才來的?”
這二十艘船,其實十幾日前,已經到了幾十裡外了,隻是聽到韓王殿下在揚州查貪腐,與鹽商,一直沒敢運過來。
此時,魯青身後走出一個身影,一位圓潤白淨的小胖子,約十七八歲,穿著杏黃色的絳紗袍,袍上繡著五爪龍紋,龍目微閉,嵌玉的腰帶。
養尊處優的韓王,努力擺出天家的威儀,冷喝道:“好大的膽子,晚上走私鹽,還敢說是鹽運使讓你們乾的?這可要好好查一查?”
韓王身旁是賈環、曹竹齋、朱康、柳湘蓮,還有八十名護衛。
馬盛光帶著一百名護衛,和五百鹽兵,在黃家大宅附近候命。
秦遇也帶著一百名護衛,在鹽補司副將趙忠全的宅子旁候命。
這邊隻要抓住了這二十艘鹽船,還有黃家的人,人贓並獲,就會傳令過去,馬上抄家。
魯青瞪著黃誌恒,罵道:“混賬東西,你們自己走私,還敢栽贓陷害鹽運使?不要命了?”
黃誌恒身後的鹽兵,拿破布堵住他的嘴。
小胖子走到碼頭上,看著桌子上的兩碟小菜,拿起酒壺聞了聞,有股酒酸味。
賈環伸手指了指哪個孫得祿,道:“你……過來。”
孫得祿膽怯的移步過來。
“這麼晚,還有酒菜賣?”
孫得祿耷拉著腦袋,老實的回道:“就在前麵,有幾艘小漁船,有酒菜賣,熱粥,瓜果,包子都有的,酸梅汁都有的。”
這附近都是旺鋪與大倉庫,對麵是煙花柳巷,很多夜貓子晚上睡不著,找宵夜吃。
賈環從孫得祿手裡沒收了二兩銀子,往後丟給一名護衛,道:“去,買些酸梅汁,瓜果,熱包子給殿下。”
賈環與曹竹齋勸韓王在家裡等消息就行了,不用出來。
小胖子喜歡湊熱鬨,天黑就和賈環他們一起埋伏在倉庫裡麵,一直等到半夜三更,都等餓了。
魯青來到韓王身旁,躬身道:“殿下,人贓並獲,人我是送去給巡鹽禦史衙門還是鹽運使衙門?”
這是問韓王,人交給陸觀瀾,還是林如海審問?
朱康拿出小帕子,抹乾淨了一張椅子,請小胖子坐下。
小胖子擺擺手,道:“這些事,彆問我,聽我師弟的就行了。”
賈環對魯青道:“一事不煩二主,人既然是你們抓的,就讓你們審吧,我們殿下隻有一個要求,涉案的人,必須審清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魯青這才鬆了一口氣,看來韓王府,也沒打算查到他們身上,繳了黃家的勢力,也夠交差了。
反正是得罪人的事,讓鹽運使他們乾,也無所謂,不用勞煩林如海了。
賈環問道:“這鹽船,一艘能裝多少斤鹽?”
魯青馬上回道:“這鹽船算是大的,能裝三萬斤至五萬斤私鹽。”
賈環點點頭,心裡在盤算著什麼。
魯青問道:“賈侍讀,那這些私鹽,如何處理?”
賈環瞪著魯青,一副小氣巴巴的樣子,生怕他們要與韓王府分贓似的,道:“這些私鹽,是我們殿下查獲的,自然由我們殿下處置,我們殿下要運回京城。”
千裡迢迢,運回京城?
魯青笑著的討好道:“賈侍讀,拉這些鹽回京城去?路途遙遠,也挺費事的,我們將這些私鹽補交足鹽稅,再將這些鹽賣給鹽商們,換成銀票給韓王府,豈不輕鬆?”
賈環笑了,道:“沒事,這些鹽,我們打算稟報給朝廷之後,捐給大雍善堂,以後用得著。”
賈環低聲問朱康道:“你這些日子收的禮物,要裝多少船?”
這些日子,收的都是絲綢,玉器,茶葉各種名貴的禮物。
朱康看了看這些船,道:“這樣的鹽船,最少能裝兩艘。”
賈環向韓王稟報道:“殿下,咱們韓王府的買賣,越來越大了,正好缺一些船,咱們如果有自己的船,以後從京城運貨下江南,就能省不少事了。”
小胖子眼睛一亮,一拍大腿,笑道:“師弟說得對,我們大雍善堂正需要這批鹽,這二十艘鹽船,咱們全都運回京城去。”
三個人商量事,也沒避著魯青,魯青眼皮直跳,這韓王府的人真黑,原來是看上了這二十艘鹽船。
魯青低頭走到旁邊,不說話了。
賈環又道:“魯大人,麻煩你手下的鹽兵,將兩艘鹽船的鹽,卸下來,運到巡鹽禦史衙門口,明日,我們殿下與林大人,要給揚州城的老百姓免費送鹽。”
兩船的私鹽,大概能有八萬斤,此時揚州城雖然繁榮,百姓隻有二十萬人口。
明末清初,滿清入侵,“揚州十日”,對揚州人口影響嚴重,康熙年間,才有十幾萬人,雍正期間到了二十多萬人口,攤丁入畝政策後,乾隆後期,爆發性增長,到了兩百萬人口。)
喜歡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請大家收藏:()重生紅樓之庶子賈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