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禁軍鮮衣亮甲,手持鋒利的兵器護送皇上回京。
禁軍隊伍的側翼,還有兩路精兵如影隨形。
整個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裡,所過之處,塵土飛揚,氣勢恢宏。
驍騎營立下大功,皇上給擴編至三千人,到京城再補充新兵。
或許是出於平衡之意,朝廷給賈環加了一名副手雷江,與韋興共同管理驍騎營的訓練。
賈環也樂得清閒,回程沒騎馬,舒舒服服的躺在馬車裡。
倒是莊水兒,近日才剛剛學會騎馬,騎馬的癮頭正濃。
第一日,莊水兒與其他三位庶吉士一同找到賈環,討要了四匹戰馬,準備一路馳騁,儘享這騎馬的樂趣。
賈環從韓王府柳湘蓮麾下八十護衛,要了四匹馬給他們。
才騎了一日,四人就後悔了,屁股磨得生疼。
到了下午,禁軍紮營,莊水兒四人走路姿勢有些奇怪的去找賈環,耷拉著腦袋,將戰馬退回給了賈環。
陳耀祖嘲笑的道:“莊大人,今早是誰說的,要騎馬回京城?”
莊水兒苦著臉道:“騎馬也沒多久,磨得如此疼,禁軍騎兵他們天天騎,如何受得了?”
林景行與陳耀祖是豪門大族出身,見識比莊水兒多一些,林景行笑道:“老兵騎馬多了,老繭都磨出來了,再說,人家的褲子、護甲與你們也不一樣。”
騎兵從趙武靈王開始,為了增強騎兵的戰鬥力,推行“胡服騎射”,引入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
就是馬褲的雛形。
遊牧民族的褲子,為合襠褲,胯部寬鬆,腿部收緊,為了避免褲腳與馬鞍摩擦,容易摩擦的部位還用皮革或者厚的粗麻布料縫製。
行軍的時候,鄭玄和他的兩名手下,也跟著賈環他們一起走。
六科吏部給事中在京城,是有八名手下的,隨扈出京的隻有兩人。
行軍的夥食,又變成難以下咽的大鍋飯。
禁軍火頭兵分發晚餐給翰林院文官,還是老幾樣,水煮白肉,白菜葉湯,粗糧餑餑。
幸好陳耀祖早有準備,回程時讓人買了很多臘肉和熏製的肉食。
用燒茶水的爐子煮一下熏肉,切成厚片,每人分兩大片。
翰林院的十人與新加入的鄭玄三人,熱熱鬨鬨聚在一起用晚飯。
隔壁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有人叫道:“不好了,陳大人好像暈過去了。”
“快去找行軍大夫,陳大人暈倒了。”
陳硯之被射了一箭中手臂,本來翰林院的學士是讓他留在承德城,養好身體再回京城的。
陳硯之自己膽小,又多疑,害怕蒙古騎兵去而複返,再來襲擾承德城。
皇上回京後,承德城就剩下一千多士兵,陳硯之害怕守不住城,堅持說自己沒事,要隨軍回京。
翰林院學士也不勉強他,同意了他回京的要求。
沒想到,一路行軍馬車顛簸,隻坐了一日馬車,陳硯之渾身發熱,下馬車走進帳篷就暈了過去。
陳耀祖、鄭玄等人都望向賈環,賈環擺擺手,繼續吃飯。
賈環吃飽喝足了,才帶著他們過去隔壁帳篷看望陳硯之。
此時,陳硯之醒過來了,太醫已也給陳硯之把好脈了,從藥箱中拿出幾粒成藥丸,給陳硯之服用。
太醫臨走前,說陳硯之需要靜養,此時不適合行軍顛簸回京,勸陳硯之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