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由王熙鳳和李紈陪同,來拜訪賈環,說來了賈府,要給狀元郎磕個頭,沾一沾文氣。
劉姥姥進門就想給賈環磕頭,賈環上前一步穩穩的扶起劉姥姥,不肯受此禮。
劉姥姥也不敢勉強,樂嗬嗬的道:“終於見到天上的文曲星了,老婆子來京城這趟,真值了。”
王熙鳳笑著道:“可不是嗎,老人家見了文曲星,回到村裡,夠您說嘴的了,村裡的人誰能見個舉人老爺,都算見了世麵的了。”
賈環請李紈、王熙鳳、劉姥姥坐下,三個大丫頭給上茶。
劉姥姥外貌,就是普通的“村嫗”。
賈環主動提道:“老人家,我聽三姐姐說,你的家裡準備種新莊稼,可是心中還有疑慮?”
劉姥姥,一共來賈府三次。
第一次,遭了災,因家窮到賈府求助。
第二次,幾年後,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帶著農產品來感謝賈府。
第三次,賈府落敗,劉姥姥變賣家財搭救巧姐。)
劉姥姥為了家人生計,能舍得下臉麵求人,來賈府求援。
知恩圖報,二進榮國府,帶來收獲來感謝賈家。
大智若愚,表麵裝傻充愣,心裡跟明鏡一樣。
明知自己是貴族婦人當作取樂的對象,依然配合扮演醜角,坦然的和王熙鳳與鴛鴦道:“哄老太太開心,您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給大家取個笑兒。”
這種隱忍與豁達的背後,是對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賈家落敗,劉姥姥冒風險救孤,百姓小人物的善良、仗義,體現得淋漓儘致。
寫劉姥姥搭救巧姐,雖然是一百多回的故事,但也是曹大家的本意。
曹大家第五回,就有明確巧姐的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偶然救濟劉姥姥,劉姥姥後麵救了巧姐,完成因果循環。)
…………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丫鬟碧月拿來一大盤折枝菊花。
賈母先揀了一朵大紅花戴在鬢上。
王熙鳳拉過劉姥姥,將一盤花橫七豎八插了她一頭。
“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麵起來。”
賈母與眾人樂得直不起腰來,都勸道:“你還不拔下來摔到她臉上?把你打扮成了老妖精了。”
劉姥姥毫不介意,自嘲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戴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呢!”)
歡笑聲中,生存的壓力,平民小人物的隱忍與無奈。
劉姥姥被插滿菊花恥辱的遲疑,與後來救助巧姐變賣家財的果決,對照出人性最質樸的光輝。
或許,鄉村的粗糲野石,生來就比貴族溫潤的玉石,更加堅硬且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