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冷望著對麵的豆腐攤,黃三在賣豆腐,小鎮的顧客絡繹不絕。
賈環小聲的道:“應總管,蜀王府的黃三,豆腐做得倒是有模有樣,像是正經做買賣的人。”
應冷不理賈環,大清早早餐都沒得吃,就被皇上趕來這個小鎮,心中還有一些怨氣,自顧自的吃起來。
見應冷不說話,賈環也不覺得尷尬,大方的道:“黃三做的豆腐,看上去不錯,應總管,我給你添個菜吧。”
說罷,賈環揚聲讓店小二去對麵買兩塊豆腐,幫加工做一鍋鹹菜燉豆腐。
“應總管,彆拘束,今日難得聚在一起,咱們敞開吃,我做東,豆腐管夠。”
看著一臉豪爽大氣的賈環,應冷翻了個白眼。
這小子,你闊氣個什麼勁,幾文錢的豆腐,仿佛是請彆人吃了山珍海味一般。
…………
今年風調雨順,是個豐收年,不止糧食,大豆也豐收了。
大雍朝,還是很看天吃飯的時代,在災年,糧食欠收,大豆產量低的時候,豆腐最貴有過十文錢一斤豆腐的高價。
豐收年,水豆腐才兩到三文錢,老豆腐五文錢一斤,一斤是兩塊豆腐。
不要看豆腐才賣幾文錢,平民百姓家,也不是經常買來吃的,一般一個月吃上三四次,已經算不錯了。
家裡來了親戚,房梁上吊有臘肉的,割下半斤,再去買一兩塊豆腐煮個湯,再煮一個青菜,如此兩菜一湯,在平民百姓家裡,算得上“體麵菜”了。
蜀王府的溫明軒來了,此時,他身上裝扮得像一個賬房先生,來到應冷與賈環身邊,口中稱呼“二掌櫃”“三少爺”。
此行,應冷扮演的是京城糧商的一個負責采購糧食的二掌櫃,賈環演的是糧商家中不受重視的三少爺,被家裡趕來一起收糧。
應冷點點頭,讓溫明軒坐下。
…………
對麵豆腐攤前麵,支起一個木案,上麵擺著兩托冒著熱氣的豆腐。
案前麵豎著一個牌子,貼著一張紅紙,上麵書寫著“新開張,一律八折”的字跡,格外顯眼。
“這豆腐看著真好,站在這裡都能聞到豆香。”幾個人在旁邊議論。
一個挎著菜籃的嬸子道:“給我來一斤豆腐。”黃三手起刀落,白花花的豆腐裝進油紙,秤杆翹的老高,:“嬸子,你看,足稱。”
遞過去豆腐,旁邊有一個漢子要兩斤,黃三忙應著“好嘞”。
黃三稱豆腐,黃三的老子黃石負責收錢,不一會兒,案前的豆腐準備賣完了。
裡屋走出一個年輕的壯小子,十幾歲模樣,手上捧著兩板豆腐,腳步很穩。
賈環問道:“溫先生,這黃三的侄子,身上也有功夫?”
溫明軒道:“是的,黃大虎五六歲就跟黃三習武,蜀王殿下答應黃三,這趟差事如果辦好了,等黃大虎年滿十六,就收他進府裡當護衛。”
給王府當護衛,自然比在家賣豆腐,要有出息,為了黃大虎能順利入職王府,黃三的父親黃石,也一起來這裡做豆腐。
三人正說話,一個灰衣人走過來,低聲向溫明軒稟報,劉貴府裡出來人了。
劉家出來了四個人,一個是劉家的二管家劉胖子,負責采購的,帶著一個男傭,男傭推著板車,後麵還跟著兩個年輕的漢子。
豆腐工坊旁邊有一條小巷子,裡麵有個集市,日常蔬菜、肉食、魚獲、各種農產品都有售賣。
劉家出來的四個人,先進了集市購買各自食材,最後,來到豆腐工坊門口,劉胖子道:“給我稱六斤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