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祖第一個站出來,攤開手中的卷宗,清朗的聲音道。
朝鮮國往年進貢金、銀、豹皮、鹿皮、高麗參海產品等,價值大約六千三百兩銀子。
安南越南)進貢白銀、象牙、犀角、沉香、肉桂、絹布、總價值五千七百兩銀子。
………
陳耀祖念了四個番邦屬國,到林景行出列,又念道。
南掌老撾),進貢大象、犀角,孔雀、緬豆、棉花、檀香等,價值四千八百兩銀子。
蘇祿菲律賓南部),進貢珍珠、玳瑁、燕窩、降真香、藤枝、豆蔻等,價值三千六百兩銀子。
………
莊水兒出列道,暹羅?泰國),進貢大象、犀角、象牙、豆蔻、藤黃、桂皮、蘇木、胡椒等,價值五千二百兩銀子。
………
三人報了十幾個番邦屬國朝貢的貢品,這些藩屬國進貢貢品,總價值大約是六萬七千兩銀子。
太上皇當時的回禮,是以白銀,絲綢、緞匹、瓷器、玉器為主。
早期的回禮,價值約為二十七萬兩銀子,後期就更大方了,最高的一年,達到三十九萬兩銀子之多。
這還隻是番邦屬國朝貢的回禮,沒算歐羅巴等國的回禮,這些國家的回禮是更重的。
陳耀祖三人念完,上折子彈劾賈環的人,都覺得勝券在握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你這還不是怪太上皇太奢靡浪費?
謝閭、汪文靜、陳硯之等人,一臉冷笑的望著賈環。
賈環又道,讓翰林院庶吉士,向太上皇、皇上稟報他們手頭上負責查的卷宗。
大殿群臣有些奇怪,這還有必要嗎?
你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還要念什麼?
一個庶吉士出列,打開卷宗,朗讀道:“暹羅?國氣候溫和,水稻可一年可收三季,稻米產量極高,相較我大雍朝,便宜了足足四成。”
“暹羅?國還盛產甘蔗,產蔗糖量極高,糖的價錢比我國低了三成。還有各種寶石,礦產豐富。”
“……………”
群臣有些奇怪,讓你回禮給番邦屬國,你們這些人,花時間去查人家本地的農作物的特產與礦產,是什麼意思?
輪到另一名庶吉士出列,念道:“抓哇國,盛產白豆蔻、各種香料,正是我大雍稀缺的,在當地售價也是極低,隻有我們大雍朝的三成價值。”
“安南不止水稻產量極高,礦業也是非常豐富的,銀、銅、鐵等礦石隻有我大雍七成價值。”
“朝鮮國的高麗參…………”
庶吉士們依次稟報的,都是安南、琉球等十餘國特產,俱是物美價廉之物。
等十幾名庶吉士全部念完,群臣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也有大臣質疑道:“此等雜物,與朝貢回禮何乾?”
賈環站出來,道:“稟報太上皇,皇上,臣非欲削減回禮,正相反,是想加大回賜之數,往年回禮不過數十萬兩銀子,今年,臣請增至兩百萬兩銀子,攤分到十幾個番邦屬國,而且逐年增加,三年後,增加到三百萬兩銀子,五年後,最少要達到五百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