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裡上兩國交界的地界是西拉嗎丫山脈。可大夏帝國的藏南疆域地勢太高,和水牛國的地勢相比,落差也大。站在藏南邊界看水牛國,等於是天神在俯瞰人間。
相反,站在水牛國邊界看大夏藏南,必須抬頭仰望,等於是凡人仰望天神,落差之大,讓水牛國十分不滿。
二、一山不能容二虎。東洲地界上國家眾多,可真正能夠左右和影響局勢走向的唯有大夏帝國和水牛國而已。
大夏帝國無論是人口,還是疆域,又或者軍事實力上,自古以來都強於水牛國,壓迫的水牛國喘不過氣來,對大夏帝國一直都很忌憚。
三、當今的大夏帝國,在沒有晉升為皇朝時,還是一個孱弱的王朝。
同時代的水牛國,近代以來也遭遇了一場大危機,經過數十年的勵精圖治,好不容易緩解過來。
本以為可以和大夏王朝扳下手腕了,
結果屢次發兵侵犯大夏王朝邊界,每次大夏王朝藏南邊界的邊軍和民兵都要被擊潰,可以成功進入藏南境內時,大夏的力量就會很詭異的突然暴漲。
邊軍,邊民們都爆發出了十倍於以往的戰鬥力,和韌性,齊心協力把水牛國阻隔在邊界線外,不讓水牛國軍隊再輕易邁過邊界線,讓水牛國每一次的發兵都無功而返不說,還倒折了不少人馬,損失慘重,丟光了臉麵。
正因如此,大夏王朝成了水牛國國內最恨之入骨的國度。
更不用說原本和水牛國處於同一個層次的大夏王朝,如今一躍成功的晉升到了皇朝巔峰,和當今兩大超雄皇朝三足鼎立,更讓水牛國氣憤和忌憚了。
原先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結果跑著跑著大夏王朝突然飛了,
把水牛國甩了老遠,水牛國的心裡很不平衡啊,豈能不氣啊。
對大夏的恨意隻能更強了。
四、同處東洲,大夏南疆以南,原本被十幾個國小國割據,稱霸一方,可謂是小國林立。
在這些小國之中,水牛國是實力最強的一個,
算得上是老大哥。
看誰都是小弟,很有自豪感。
可自從大夏王朝出了一個鎮南王劉凡後,東洲南域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水牛國周邊的小國一個一個的消失,
要麼被劉凡逼得歸降大夏,成了大夏的一個行省;
要麼就是受了劉凡的幫助,見大夏國力強大,折服於大夏強大的力量之下,主動歸附,甘願做大夏的行省;
要麼就是和大夏聯盟,做大夏的藩屬國;
要麼就是不服劉凡,不願意追隨大夏的,被劉凡直接從地圖上抹除,從此消失不複存在。
如此一來,大夏帝國在東洲南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疆域麵積也越來越廣。
從原本隻和水牛國交界的藏南邊界,擴充到東邊,東南邊,甚至西北邊了。
從地圖上來看,等於是把水牛國包圍起來了。
反觀水牛國,
以往一直以東洲南域老大哥的身份自居,
看諸小國不屑,
需要時,給點甜頭,
不需要時,就甩冷臉子。
把老大哥的身份和權力玩的爐火純青。
可悲大夏帝國這麼一攪合,
好家夥,
周邊的小弟越來越少,
而自己卻反過來被大夏帝國包圍了,
等同是甕中之鱉了。
隻要大夏帝國願意,
一聲令下,
就能從包圍圈裡把水牛國包餃子了。
局麵太危險了,
水牛國對大夏王朝的忌憚隻能是比以往更加忌憚十倍,乃至百倍,千倍。
不打打大夏帝國發展的勢頭和威風,
水牛國將來還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
可以說,大夏帝國現在成了懸在整個水牛國國民頭頂上的一把利刃,讓水牛國國民們睡覺都不能安穩,吃飯也吃不得不踏實。
喜歡入獄五年,出獄即無敵請大家收藏:入獄五年,出獄即無敵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