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夏來說,暫時是利大於弊。歐洲的覺醒,可以直接牽製住一些美國的精力,讓美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歐洲。
這個世界上,最怕歐洲崛起的就是美國。
歐洲一旦團結起來,強大起來,那麼美國的霸主地位可能就會被撬動。因為美國的強大就是建立在當年歐洲的衰弱上麵。
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歐洲打仗把自己玩死了。大量的資本和人才進入了美國,讓美國強大起來。
而這些資本和人才可以從歐洲進入美國,也能從美國重新回到歐洲,彼此之間沒什麼文化衝突,也沒其他太多的障礙,彼此是相通的。
對於美國來說,歐洲最好的情況就是經濟不錯,軍事不行。美國負責保護他們,他們永久的當美國的韭菜地,被一茬一茬的收割。
歐洲不能太強大,也不能太虛弱。其實這不僅僅是美國的想法,華夏也是這樣的想法。太強大的歐洲也不符合華夏的利益,太弱小的歐洲也不符合華夏的利益。
歐洲國防法案公布,整個歐洲的很多企業也行動了起來。
很多企業也行動了起來,比如克虜伯,比如大眾,奔馳,寶馬,勞斯萊斯等企業。這些公司以前可是都和軍工有關啊。
但是二戰後,這些企業拆分的拆分,沒落的沒落。
比如大名鼎鼎的克虜伯,二戰的時候那叫一個牛逼。但是二戰後,克虜伯公司就告彆了軍工產業。
現在,克虜伯要複活了。
克虜伯現在雖然不製造軍工了,但是論工業製造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同時克虜伯還是歐洲第二大鋼鐵公司,在很多製造業領域都有很強的技術。
但是克虜伯公司,卻一直在夢想著重回巔峰。
克虜伯想造的不是電梯,不是汽車零部件,而是先進的火炮,先進的武器裝備,這才是刻在克虜伯公司骨子裡的東西。
類似克虜伯這樣的公司在歐洲還多的是,克虜伯想造火炮,大眾想造坦克,寶馬想造飛機,奔馳想造裝甲車,空客也想造戰鬥機等等。
一萬億歐元啊,這筆錢對於這些快破產的歐洲公司來說,那就是及時雨啊。要是他們能把這筆錢賺到手,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還能賺到更多的錢。
而歐洲也有這樣的想法,用這筆錢,把歐洲本地企業的技術提升上去,順便給這些企業續命。
沒辦法,歐洲這幾年製造業衰退很嚴重。國際競爭力下滑,特彆是汽車製造業,不管是德係還是法係還是英係意係,在新能源時代,他們都嚴重落後了。
他們原來引以為傲的燃油車技術,在新能源時代不堪一擊。
他們想儘辦法降低的油耗,新能源汽車輕鬆做到。他們引以為傲的大馬力,百公裡加速在電機麵前更是不堪一擊。
還有變速箱,不管幾檔的變速箱,都沒有電動車的擔當變速箱平順。
他們精心調教的地盤,在電動化主動懸掛麵前更是降維打擊。智能化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歐洲的汽車製造業正在快速衰落。
現在這些企業,大多都靠歐洲本土活著,之所以在歐洲本土能活,主要開是靠著貿易保護,否則他們的汽車產業早就崩了,就跟日本汽車產業一樣。
民用製造業衰退,現在歐洲一萬億歐元,要打造軍工製造業。軍工製造業囊括很多東西,這是一塊大蛋糕,歐洲企業自然不會讓歐洲之外的企業參與進來,否則防務自主就成了笑話。
暗流湧動,歐洲的覺醒讓一股巨大的暗流開始湧動起來,特彆是美國,歐洲的防務自主讓美國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