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巴巴羊,現在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每年的GDP增長率都超過百分之五。
那條通往華夏的鐵路,成為整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僅僅帶動就業就帶動了很多。
巴國的農產品之類的,也大規模出口到華夏。
同時在巴國,現在還有好多華夏商人開的工廠,這些工廠利用巴國便宜的人工賺取利潤。
而巴國的人,獲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這是互惠互利,當初華夏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從最辛苦的開始乾,最後慢慢的發展起來。
巴國是這樣,其他很多國家也是這樣。包括非洲的不少國家,大家突然發現,和華夏關係好的國家,都發展的很好。
而那些瞎蹦躂的國家,現在去看看,好像都尼瑪亂糟糟的啊。
時間進入了2009年,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回看過去的2008年,真的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這一年,未來會被曆史所銘記。
時間一點點過去,日本這邊也在迅速行動。麻生太郎的新政府卻轉變了態度,宣布積極與全球各國展開貿易,特彆是對於美國和華夏之間,直接大幅度降低兩個國家的關稅。
很多商品的關稅甚至直接降低到零,這些關稅的降低,直接讓日本市場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地方,就是好多商品的價格,都大幅度降低。比如農產品價格,以前日本進口農產品,要求非常嚴格,價格非常貴。
但是現在,直接放開了。
農產品的價格直接降低了。
比如西瓜,直接從華夏拉西瓜,用貨輪拉過去。從山東出發,一兩天就能到日本。
原來貴的嚇人的西瓜,現在直接大幅度降價,直接讓很多日本人實現了西瓜自由。
不僅僅是西瓜,包括大米,蔬菜,各種各樣的水果,包括肉類等等,關稅和進口標準都大幅度降低。
這些東西的到來,直接讓很多民眾的支出大幅度降低。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是好處的。
但是對於一些進口商,包括農業利益集團來說,可就慘了。
他們以前靠著封閉的政策,沒少賺錢。
現在,開放了,沒有這個限製了,外麵的產品比國內的產品便宜很多很多,大家隻要不是傻子,就不會買你的東西。
當然,這種開放,對於日本國內的很多產業來說,打擊非常大。
不過麻生太郎卻不管這些。他現在要的是什麼?是民意。
如何獲得民意呢?很簡單,那就是讓普通人的生活變得好起來。
日本現在經濟遭到了重創,很多人失業,甚至靠著政府救濟金過日子。
現在麻生太郎把物價打下去,就算隻領救濟金,生活水平也不錯。
而那些沒有失業的,日子也過得好了。物價便宜了,貨幣的購買力增加了。
至於未來日本該如何走,麻生太郎還沒想好,先把前沿的難關過去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