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擠壓好的模具進入燒結箱內開始電力燒結。
所有人都觀察著數據,半個小時後,燒結的東西已經完成,產品直接從設備裡出來。
看到這個特殊的磚塊,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他們立刻對磚塊進行檢測,一番檢測之後,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
“成了……”
一個工作人員笑著說。
成了,燒結成功。
這玩意不是彆的,正是月壤磚。
剛才磚塊的成分,就是模擬月壤材料。
這些月壤材料通過這機器,先被特殊的磨具擠壓成磚塊,再用燒結爐進行燒結,最終製作成堅固的磚塊。
而經過測試,這些燒結的磚塊的堅固程度是相當高的,硬度堪比花崗岩。
這個技術可不得了,月壤月球上多得是,隨便挖。
燒結爐是電爐,隻要有電就可以工作。
至於電力,直接用太陽能發電就行了。現在華夏研發的最新型的太陽能光伏板的發電效率非常的高。
這種太陽能光伏板在月球上的銷量,比地球上要牛逼的多。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白天的時候溫度更是可以達到120多度。
當然,晚上的時候,月球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一百八十多度。
不過月球上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可不是像地球上那樣。
月球的晝夜交替基本上14天一個周期,簡單的來說,就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準確的來說一個晝夜交替周期,是29.53天。
在月球上,才能用白天熱死,晚上冷死這句話。
白天,溫度達到120多度。
晚上,零下一百八十多度。
這樣的環境下,要想在這裡打造一個基地相當不容易的。
而現在,有了這台設備,他們可以開啟第一步了。
月球上打造基地,建築材料必須先解決。月球和地球這麼遠,以現在的技術直接從地球上運輸大量的建築材料前往月球有點不現實。
所以,能不能就地取材,是月球基地能不能建設成功的關鍵。
現在,有了這台設備,他們終於有了希望。
這台設備,可以直接用月球上的土壤進行燒結磚塊。直接把普通的土壤變成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
而且燒結精度比較高,燒結性能比較好。
這可不是普通技術,這中間可不是直接隨便加熱就能完成的。
這些月壤進入爐內的這半個小時,其中溫度的變化控製是相當複雜的,這是經過無數次研究和實驗才得到的結果。
不僅如此,被混合後的月壤的比例成分不同,燒結的溫度變化也是有變化的。
為了研究這些東西,技術人員可是消耗了不少月壤。
現在華夏的探測器,已經從月球上取了二十多次月壤了。
每次帶回來的月壤都非常多,特彆是這兩年,探測器就好像不要錢似得,不斷的發射,而且探測器越來越先進。
取土的地方也各有不同,取回來的土壤被研究之後,研究人員在根據土壤結構,在地球上調配出成分一模一樣的材料進行燒結實驗。
而且還用真正的月壤燒結過幾次,現在,他們覺得,這個技術已經可以升空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