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內,有十個罐體,這種罐體直徑五米,高十米,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大水罐似得。
但是這玩意,卻不是水罐,而是逆天的黑科技啊。
這種裝置,叫人工合成澱粉裝置。這種罐體可以利用電力把二氧化碳合成成澱粉。
這個項目啟動已經數十年了,數十年的大規模投入,現在終於有了一定技術突破。
不需要土地,不需要水,不需要種植植物。
用工業的方式解決農業的問題,直接把二氧化碳通過一係列的工藝,直接變成澱粉。
二氧化碳是合成澱粉的主材料,電力作為能源,加入少量的催化劑,合成原來隻有植物才能合成的澱粉物質。
徐華盛看著工作人員直接從罐體裡取出合成的澱粉,看著這潔白的澱粉,徐華盛點點頭。
“成分檢測過了嗎?安全性如何?”
徐華盛直接問道。
“徐總,早就檢測過了,這種澱粉成分和玉米澱粉成分是一樣的。安全性非常健康,可以說比咱們直接從玉米裡麵提煉的澱粉還健康呢。這可沒有任何汙染……”
負責人笑著說,合成的澱粉就是按照玉米澱粉進行設定的。
中間沒有任何的汙染,也沒有任何的添加劑。也沒有所謂的水汙染和土壤汙染。
他們早就做過實驗和對比,和玉米澱粉成分一樣。
現在技術突破了,想要合成什麼樣的澱粉,其實他們隻需要把設定的數據修改一下,就可以合成不同成分的澱粉,
“產量和能耗如何?成本如何?”
徐華盛接著問。
“目前成本有些高,合成一噸的澱粉,耗電量大概在3000度左右,催化劑的成本比較高,咱們這樣一個罐體,合成一噸澱粉,需要50天的時間。每噸澱粉的成本,目前在兩萬元人民幣左右……”
負責人直接說道。
2000斤澱粉,兩萬的成本,這個成本自然不便宜,一斤澱粉的成本10元人民幣。
但是任何技術都是伴隨著產業化後會快速的降低成本,而且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未來可能一噸成本會降低到2000元,甚至200元,甚至20元都有可能。
“合成蛋白質的研究如何了?”
徐華盛看了一圈之後繼續問道。
在華盛農業這邊,已經有了很多技術。
比如合成肉,現在華盛集團就掌握了這個技術。合成出來的人造肉的口感和真實的肉類幾乎沒什麼區彆。
隻不過人造肉目前是用大豆蛋白進行合成的。
現在,華盛農業還在研究人工蛋白質的合成,如果能夠人工合成蛋白質,然後再用人工合成的蛋白質合成人造肉,直接閉環了。
“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已經有些一定的技術突破。不過距離真正的技術大突破,應該還需要一些時間!”
負責人笑著說,技術這東西,需要一步步走,需要一步步來,不是吹就能做出來的。
徐華盛點點頭,看著這些合成澱粉的罐體,思緒一下子就活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