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點點過去,利比亞這個火藥桶的火藥味卻越來越濃。
法國東南部,這段時間這裡非常的熱鬨。
大量的武器裝備在這裡聚集,特彆是空軍,美國,法國的空軍都在這裡聚集。
僅僅戰鬥機,在南部的空軍基地就聚集了三百多架,一大半是美國的戰鬥機,一小半是歐洲等國的。其中法國是主力,其他國家多少有點。
但是德國的戰鬥機,卻一架都沒有。
這次德國是鐵了心的不參與,鐵娘子表態會進行後勤支援,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對利比亞應該以和平談判為主。
同時,德國也有自己的理由。
自己是二戰戰敗國,現在應該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問題,吸取二戰時候的教訓,和平為重。
這個理由把美國氣的牙癢癢,但是卻無力反駁啊。
大家都知道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德國的軍力在二戰後也沒發展太多。海軍都是糊弄,製造的戰艦比遊艇都豪華。
空軍雖然有台風戰鬥機,但是數量也隻有120架而已。除了台風戰鬥機,還有狂風戰鬥機,但是狂風戰鬥機性能更弱。
德國空軍就那麼點寶貝疙瘩,他們不想冒險。這次,德國表現的人畜無害,甚至有點慫,不願意和利比亞發生衝突。
但是法國卻不一樣,法國這邊表現的很積極,叫囂著要徹底解決利比亞問題。
薩科齊對這件事表現的很積極,非洲聯合體的崛起,可是奪走了法國很多的利益。
這次美國又在背後許諾了不少利益,法國這次覺得自己又支棱了起來。
“淩晨兩點,突襲目標……”
法國的一處軍事基地內,一些軍官聚集在一起。
以前美國在法國是沒有駐軍的,這次為了打擊利比亞,法國允許美國的戰鬥機在法國起飛,允許用法國的後勤力量。
不過一旦戰爭結束,美軍必須立刻撤離。法國可是很清楚這群癟犢子玩意是什麼德行,可不能做那種來了就不想走的事情,戰爭結束,立刻走人,法國不歡迎美國駐軍。
在歐洲,也就法國有這樣的底氣。
沒辦法,論軍工研發實力,法國現在真的是歐洲最強。德國不用說了,戰敗國,很多東西都不允許研發。
至於英國,早就沒落了。
其他有些國家雖然也有些實力,但是和法國沒辦法比。
法國有空客,有達索,海軍還有核動力航母,雖然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不咋地,但是也是核動力啊。
而且是五常之一,是核大國啊。這些實力才是法國有資格拒絕美國的實力。
這也是法國這次想和美國一起打擊利比亞的原因,隻要把利比亞打下去,以後法國就是歐盟的領頭羊了,德國英國都靠邊站去,你們倆菜雞,沒資格當歐盟老大。
毫無疑問,答贏了,法國將會在非洲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確定歐盟老大的位置,利益還是很多的。
至於失敗,開什麼玩笑,美國和法國都親自下場了,就算利比亞背後有大哥,真的能打贏嗎?
奧馬爾城是個鐵殼子又如何?
直接把奧馬爾城的空軍力量打掉,然後把利比亞北方城市占了,剩下的隻需要圍著就行了。
圍了幾年,利比亞的影響力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