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德國購買了120架S15戰鬥機。還缺少一款飛機與之搭配。S14戰鬥機正好合適。
但是德國也不能全部把裝備都賭在華夏武器裝備體係啊。
所以,換殼的S14戰鬥機是最合適的。換個殼子,換個名字,就算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一樣不在意。
包括德國民眾也不在意,不管技術是哪裡來的,隻要是自己生產的就可以了。
有了生產線,德國就可以自己生產了。
而且還可以在生產的過程中,培養相關的技術工人和人才啊。任何技術都不是憑空得來的,德國的技術斷代了這麼久,想要恢複技術,要想恢複軍工生產能力,談何容易啊。
現在,有人願意提供生產線,提供技術,提供換殼產品,德國求之不得呢。
而對於華夏來說,把這款產品弄到德國,可以更好的扶持德國,最重要的還是更大的獲利。
德國越來越強大,德國在歐洲的話語權就會越來越強。這樣一來華夏在德國的話語權就會越來越強大。
當然華夏也不是單方麵嚇住,在法國那邊早就下注了。法國的空客早就和華夏合作了,成立了聯合公司,並且還成立了軍火公司。
“這款戰鬥機,名字為獅鷲……”
葉輝介紹道。獅鷲戰鬥機,就是S14戰鬥機的換殼版本。而且性能比較強大,發動機采用矢量發動機,雷達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作戰半徑在800到1200公裡範圍內。
載彈量達到8.5噸,最大航速可以達到1.9馬赫。這款戰鬥機也可以掛載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隻不過掛的比較少而已,空戰能力比較優秀。
性能在同級彆中,絕對算是優秀的存在了,比F16要強上一些。
“防務公司要儘快成立,第一款的研發會立刻啟動……”
葉輝笑著說,其實也沒啥啟動的。隻是走個程序換個殼,到年底的時候,這款飛機就會被德國軍方驗收,驗收完畢後,德國軍方就會下訂單。
這其實是已經早就談好的事情,要不然為啥德國隻購買了S15戰鬥機,沒有購買S14戰鬥機呢。
就算大眾集團的交易最終沒有達成,在德國還會有其他公司會做這件事情,隻不過到時候這個防務公司就改名字了。
大眾防務公司,第一款產品就是獅鷲戰鬥機。
獅鷲戰鬥機生產出來後,會和S15戰鬥機進行高低配合。這款戰鬥機也可以和所有的華夏裝備融合,從華夏購買的空空導彈以及其他導彈,也是直接匹配而不需要格外兼容了。
布局歐洲,影響歐洲,控製歐洲。
美國有美國的方式,華夏有華夏的戰略。
對於徐華盛來說,徐家領距離歐洲更近,未來和歐洲的關係也需要相處的更好。
對於華夏來說,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博弈是持久的。整個地球上國家博弈都已經持續了這麼多年了,未來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路要一步步走,現在的國際局勢更加複雜,華夏這邊也需要走的更加穩一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越是強大的時候越需要穩,不能瞎折騰,否則蘇聯和美國就是例子,盛極必衰是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