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目前國內還不開放自動駕駛進入營運市場……”
華盛汽車總部,一個技術人員歎了一口氣。
聽到這話,徐華盛樂了起來。
“國家有國家的考量,要是自動駕駛進入營運市場。那些跑出租車的,開網約車的就都失業了啊。”
徐華盛一邊走一邊笑著說。
“換一個角度,他們買一個自動駕駛車輛,可以讓車子自己去賺錢啊。如此算下來,也算是節約社會資源了啊。”
技術人員忍不住說道。
“話是沒錯,但是有時候要考慮到一個平衡問題。彆說自動駕駛了,連咱們總公司的機器人,國內都不讓賣。”
徐華盛這話一出,周圍的人也是一臉的無奈。
華盛集團研發的家政機器人,現在在國外賣的起飛,但是在國內卻禁止發售。
國內很多人也在網上吐槽已久,甚至呼籲已久。
但是呼籲這麼久,在華夏就是沒有開放發售。徐華盛自然也理解,這玩意有利有弊,一旦發售,那麼將會有很多人直接失業啊。
所以沒有做好萬全準備,這東西肯定是不能亂來的。
不過以後也會慢慢的放開的,現在華夏需要更多的人走出華夏,去非洲,去亞洲等地方。
那麼逐步放開之後,就會有一些人在國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而這個時候去國外可以有更好的工作,他們可能就自己出去了。
就像是現在國內的農民,這些年,國內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很多農民要麼成為農民工,要麼土地流轉成立了合作社,要麼直接出國去非洲了。
這些年,大量的農民去了非洲,在非洲成了小地主。
一個人在非洲承包幾百畝地,如果是一大家子,承包的就更多,而且全是機械化智能化種植,一年下來也賺了不少錢。
而其他們在國內的土地,直接流轉變成了大塊土地承包了出來。
這個政策已經實行了好多年了,這些年下來整個農村發生巨大的變化。
現在在非洲,有超過七千萬華夏人,現在數量還在增加。而這些人裡麵,大部分都是從農村走出去的。
不過這些人的根還在華夏農村,未來如果老了,想回來還是可以的。
華夏現在的戰略,就是從底層不斷的抽人送到外麵去。未來,家政機器人和自動駕駛全部投入運營後,就會有大量的人失業。
做保姆的,當小攤販的,跑出租車的,跑外賣送快遞的等等。
到時候國內不好找工作了,外麵的機會這麼多,自然就出去了。
不過這個事情急不來,不能來的太猛,需要一步一步的來。
現在家政機器人其實在國內也有,在曙光無人醫院就有大量的機器人。
這麼多曙光醫院,其實就已經替代了很多人工。
除了這些之外,華夏的一些落後的產能也在逐步的淘汰掉,讓一些產業升級。
這些產業升級後,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了,用人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