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的一些編修和檢討等官員偶爾也會充當一些糾儀的官員,所以知道一些政事也是再容易不過的。
“師弟,這次都察院彈劾劉筠溢你怎麼看?”陸銘義跟著賈環問道。
“師兄,我坐著看!”賈環心想這般說的,不過他也知道陸銘義是正經人,倒也不好直接跟著他這麼開玩笑。
“師兄,我覺得若是此番屬實的話,那自是要狠狠懲治劉筠溢才好呢。
我們既是做這個官,到底也得多做一些為國為民之事才好,單單隻為了自己取樂,那真真是枉讀了聖賢書。”
“師弟所言在理,不瞞你說,師兄我也是這一般想的……”陸銘義也繼續跟著賈環掰扯了起來。
五日後,劉筠溢的罪行也都查清楚了,正興帝直接判了個抄家殺頭的罪名。
當然也隻殺著劉筠溢一個人而已,其餘家眷或遣散或流放的也有。
錦衣軍的人也直接在劉筠溢家裡抄到了三百多萬兩銀子,這個看來劉筠溢在任職布政使的時候真的沒少貪墨。
待查抄完了劉家之後,正興帝也在為著江南布政使一職的人選而犯愁呢。
畢竟如今劉筠溢這般人在江南那邊乾了幾年竟是貪了這麼多,難保下一個人去任職的時候不會多貪。
畢竟江南是大周最富庶之地,油水也是最多的。
所以在任職的人選中,正定帝總是有些猶豫不定的,他的真心是怕自己這邊給用錯了人,然後白白損失著自己的銀兩呢。
“父皇,您為何而發愁?”梁王到了養心殿來,也瞧見了正定帝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兒,不禁發問道。
“朕在愁著如今江南布政使的人選呢,你也知道江南那邊被劉筠溢弄得怨聲載道的。
朕也在愁著應該派遣誰去充任江南布政使,好為朕解決這些顧慮呢,”正定帝無奈道。
聞言,梁王當即說道是:“父皇,兒臣想舉薦一人為父皇分憂。”
“皇兒且說來,”正興帝道。
“兒臣所舉薦之人便是詹事府少詹士、中議大夫賈環,他素來清正廉潔、愛戴百姓,屢立功勳。
若是讓他去江南充任布政使,也定能解決好江南一省民政和財政之事,”梁王說道。
“阿嚏……”在翰林院的賈環冷不丁打了個噴嚏。
“他打仗還行,著書立就也可以,不過這地方政務他倒是沒有接觸過太多,恐怕難以勝任呢,”正定帝也是有些擔憂的。
“父皇,依兒臣之見,不妨可讓著他試一試,若是不行,可下令斥責一番,或是降下半級,再將他調回京裡來便可。
如今他還年輕,到江南去到底也能磨煉他處理地方政務的能力,若是磨煉得當,往後也可為輔國良臣呢,”梁王道。
正定帝倒是也明白梁王這是在培養著自己的班底呢,正興帝覺得賈環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
也是該讓賈環去多接觸一些政務才好,不然單純放在南書房裡摸魚,到底也沒有個長進的。
想了下,正興帝也答應道:“好,那朕就依你所言!”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