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經營日常各種用物之外,賈環還讓人對江南這邊的青樓、畫舫、酒館戲曲表演等服務行業也適當地增加了稅收。
特彆是秦淮河這樣的地方,那簡直是揮金如土,不多加征著一些稅收,到底是白白便宜了那些人恣意瀟灑去。
對於這兒增加著些稅收,也能遏製一些人專門拿錢去這種地方揮霍,這般還是可以減少些家庭矛盾。
賈環這一番處理下來,各行各業也處於自由競爭的狀態,經濟貿易也是欣欣向榮的趨勢。
就是好些活不下去的山民人等,也可以通過運送一些山野之物到城裡來售賣過活。
而且對於這一類人群,賈環讓著地方不征或者少征,隻有那些商人等才需要繳稅。
自然這些地方百姓人等或是商人倒也好辨認的,一般這些人都會有著一些路引等物來做身份證明的。
在進城的時候,查驗一下路引就成了,商人也有商籍的,都怕是也不會錯認了去。
賈環這一番其實也是在保障著江南地區百姓的過活。
當然他們進到了城裡來買賣東西,不僅能保證他們自己可以過活,也有利於促進城內經濟發展。
雖然他們這些平民們個體的貿易量不大,不過隻要人數夠多的話,到底也可以由著量變來產生質變的。
能夠貿易過活,那些山裡人倒也多了一條活路,不再單純靠著那幾畝薄田維係生活。
而且城裡的生意景氣起來後,自是要雇傭著工人做活的。
城裡的人不多,那些山裡來的勞工力氣又大,就成了商賈們願意雇傭的對象了。
比如那些來往的與河道沿岸地區的商船就需要許多的勞工等來搬運貨物。
隻要商船的船隻夠多,所創造的就業崗位也夠多,這就能養活更多的人。
隻要能夠活得下去,那些貧民倒也不至於去冒著殺頭風險去當山匪或者做著水盜求生。
城裡人多了之後,騙子、小偷之流也更多,鬨事的多了起來,賈環也讓著各地方官員管好各自的轄區。
當然賈環隻讓著地方官府勢力管著那些鬨事和搞破壞的,並不讓著他們隨意插手著地方的貿易。
如今就拿著江寧地區來說,秦淮河畔的各種生意倒是極為紅火的,至於揚州和蘇州等地區也是同樣的狀態。
那些相對偏遠一些的,且水利不怎麼發達的地區就沒有這些地方這般景氣了,不過好歹比著之前也要好上許多的。
賈環連日下衙之後,也依舊能看到秦淮河畔生意火熱的景象,而且是連著幾月都是如此。
生意火爆了之後,稅收自然也就更多了,巡撫人等之前倒也有些不理解賈環這大力改革的意義。
不過如今看到了賈環改革所帶來的成效後,他們倒是也挺意外的,自然他們如今對於賈環這邊的改革也越加地支持了。
不過賈環這邊的改革也並非一切都是順順利利的,好些地方商賈對於賈環的改革也是頗有怨言的。
特彆是那種原本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壟斷地位的商賈人等。
以前的市場上,他們都是具有壟斷地位,不過賈環打擊了商業貿易保護之後,便大量地湧入了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