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到底還是把信寄了出去,向太子表了忠心。
他與八阿哥私心裡有些手足之情,也知道他八哥對他有些信任,這封逼真的信件寄出去,他八哥又九成的把握會相信
十四因此而有些愧疚,但又僅限於此。
皇室之間,哪裡有那麼多的真情可言?
更多的不過是抱團取暖利益交換,就當初局勢動蕩,皇阿瑪和太子關係僵硬之時他擁護老八,如今皇帝和太子關係緩和,他接了太子的橄欖枝,都隻是為了利益。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身在皇家,權勢漩渦的中心,稍有不慎便連累自己這一派的人不得善終,所以他隻能為自己考慮更多,所謂真心換真心,都是騙傻子的鬼話。
隻希望他八哥能聰明點自保了
但太子或許不會給予這個機會。
說真的,十四覺得有些奇怪。
太子對兄弟幾個都還不錯,即使是對一直跟他作對的大哥也不吝嗇求情,也不知道八哥什麼時候得罪了太子,能讓太子用這般重的罪名送他了結?
如十四所料,收到這封信的八阿哥的確是信了。
聖駕停留在德州卻半點消息都沒有傳出,好在他寫於彙報政務的折子總算是能遞出京城,但八阿哥仍舊不感覺到樂觀。
已然這些折子無一例外,全是太子代替皇帝回複的,就連他向皇阿瑪本人請安的折子都是太子代替回複的
皇阿瑪對權勢的掌控欲和貪戀早就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如果皇阿瑪不是病重在床榻,如何會讓太子這般越俎代庖毫不收斂?
隻能是如十四信中所說,皇阿瑪已經危在旦夕,太子意圖謀逆
‘皇阿瑪有難,太子意圖不軌,望八哥速率兵救駕,不得拖延。’
確實是十四的口吻和字跡,甚至連停頓的痕跡都和十四平日的習慣一致
上麵甚至蓋有皇阿瑪最喜歡的私印,說明十四傳遞消息時皇阿瑪也知曉此事。
八阿哥最終還是信了。
即便心中有一絲的疑慮,但也抵過了麵前亟待解除的危機。
他必須得放手一搏。
成功了,他還能憑借救駕的機會得以轉圜,若是失敗,太子順利登基之後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窗外夜色沉沉死寂無聲,八阿哥靜坐許久,最終下了決定。
此時,四阿哥府,胤禛和胤祥相對而坐在燭光下靜靜對弈,手下來回稟八阿哥帶了一隊人馬出城之時兩人對視一眼,胤禛頷首示意知曉,
原先知曉計劃之時,十三還覺得此招太過驚險,畢竟八哥行事一向謹慎,怎麼可能會因為十四簡簡單單的一封信就做出這種等同謀逆的大事,可如今事情的走向卻讓他不得不承認。
太子的計劃當真是算無遺策
十三有些驚訝,也有些難以置信“八哥竟這般信任十四”
“信任?”
“他隻是過於自信自己的判斷。”
老八在京城久久得不到回信必然心生憂慮,太子又給他做足了假象,老八會上鉤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他除了放手一搏之外就隻有束手就擒這一個選項。
深夜的紫禁城暗流湧動。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等了。”
等不到次日清晨,八阿哥深夜帶兵出城的消息就悄無聲息地傳遍了整個紫禁城。
德州行宮,康熙休養了好一陣子難得有些興致,帶著李德全和若曦登上了行宮的城牆,眺望遠處的青山和街道,病痛之餘難得有些閒適的感覺。
老人覺少,但若曦自覺還年輕,這麼早被叫起來實在有些吃不消,站在康熙身邊強打精神伺候著,聽他和李德全回憶往昔,心裡卻在期盼什麼時候能回去睡個回籠覺。
以及
太子究竟要乾嘛
還有綠蕪什麼時候能回她的信件啊
她嚴重懷疑綠蕪給自己的信件被某人小心眼地扣住了,最可氣的是她還不敢直接去找某人對峙
就在若曦暗自腹誹嘀嘀咕咕的時候,自遠而近有一陣疾呼,聽起來十分著急的樣子,若曦愣愣地轉頭,就見一個內侍大步跑了過來,神態焦急而驚慌,跑動間連帽子也掉了也無暇顧及。
那人很快到跟前咚地一聲跪下,語氣淒惶
“皇上不好了——八阿哥帶兵打過來了——”
聽清了他的話的若曦啊?
誰?
八阿哥?
他做了什麼?!
若曦瞌睡頓時嚇得無影無蹤了,看著康熙逐漸黑沉的臉色,後背開始發涼。
不提旁人如何震驚,康熙自己便難以置信,他瞪著眼睛,語氣沉怒“你個狗奴才胡說什麼?!”
什麼叫老八帶兵打了過來?
康熙從政四十餘年,從來不曾懷疑過自己的權勢。
帶兵造反這種事情,連之前驕矜自大的太子都不敢做,更何況是一向謹慎喜歡蟄伏的老八?
“是真的,萬歲爺您快隨奴才回行宮吧,此處危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內侍實在不像說謊。
太子和十四很快也策馬而來,很快在翻身下馬上了城牆,跪在了康熙麵前,太子麵色沉重而冷凝,懇求道
“皇阿瑪,事情緊急,此處不宜久留,兒臣懇請皇阿瑪先回行宮,此處交由兒臣處理便是”
“保成,究竟是怎麼回事?老八為何如此?”
老八除非是瘋了,否則怎麼可能做得出這種必死的事情?
“皇阿瑪,是兒臣的錯,兒臣罪該萬死”
太子還未開口,十四搶了先。
左右他現在跳不下太子的賊船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把八阿哥釘死在了罪台之上,十四有了決斷,語氣遲疑又沉痛
“八哥事前曾與兒臣通過書信,問及皇阿瑪近況,兒臣口無遮攔”
話隻說一半,中斷在合適的地方往往能引起最大程度的聯想,效果比講話說明白和透徹要好得多,尤其對於康熙這種特彆多疑的人。
在十四的話語間,康熙就已經腦補出了自以為的真相。
無非是老八從十四口中得知自己病重,自覺有機可乘,想放手一搏賭一把最後的機會
隻是,康熙看向一旁的太子,追問“保成,十四所言當真?”
事關重大,此刻他下意識地不信任十四,隻信任近來十分孝順的太子。
胤礽開口,既不否認也不承認,隻是沉聲請罪道“皇阿瑪,是兒臣的錯,未能及時攔住八弟”
但康熙已然確認了事實。
太子也這般說辭
竟是真的?!
老八他真的敢
“皇阿瑪,此地不宜久留,您還是先隨兒臣回行宮”
康熙險些沒有站穩,扶住城牆邊沿,耳邊是一陣一陣逐漸逼近的馬蹄聲,康熙似有所覺,目光欲裂盯著遠處疾駛而來的馬蹄聲,已然處於暴怒狀態
來得這般快
怕是連夜快馬加鞭出的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