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格外靜謐,唯有遠處傳來悠悠的駝鈴聲,在訴說著這片土地古老的故事。
樓蘭王宮內,燈火搖曳,淩雲滿身征塵,正欲稍作休憩,卻被一封加急密信打破了平靜。
當他展開密信,目光掃過那一行行娟秀卻透著凝重的字跡時,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信中所言,竟是長安城內唐太宗李世民與太子李承乾之間矛盾激化,父子二人關係緊張,朝堂之上也因此暗流湧動。
淩雲深知,皇室內部的紛爭如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天下大亂,如今的局麵來之不易,百姓剛剛過上安穩日子,怎能因這場風波而陷入動蕩?
淩雲在大殿內來回踱步,思緒飄回到長安。
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大唐繁榮昌盛,崛起已是必然。
太子李承乾,淩雲也是知道這個侄兒的,聰慧好學,心懷天下,對治國理政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淩雲堅信他未來定能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可如今,這對曾經親密無間的父子,卻陷入了如此困境。
雖然知道曆史走向,可淩雲卻想爭取一翻,起碼讓太子不會有曆史那般結局。
“備馬!”淩雲突然停下腳步,大聲下令,“本王要連夜趕回長安。”
身旁的侍從麵露難色:“王爺,您一路奔波,剛回樓蘭,此時又要連夜趕路,身體恐怕吃不消啊。
而且,這是大唐皇室的家事,我們貿然插手,是否合適?”
淩雲目光堅定,搖了搖頭:“本王乃是陛下義兄,早已休戚與共。如今陛下父子不和,天下或將大亂,我怎能坐視不管?”
侍從見淩雲心意已決,隻得匆匆去準備馬匹和行囊。
半個時辰後,淩雲帶著一百零八營,在夜色的掩護下,離開了樓蘭城,向著長安疾馳而去。
一路上,馬蹄聲急促,揚起陣陣塵土。淩雲不顧路途勞累,馬不停蹄,餓了便吃些乾糧,渴了就喝幾口皮囊中的水。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儘快趕到長安,化解這場危機。而且,這也是李世民所希望的。
淩雲的離開太過突然,以至於赫瑗等人都不知情。這也讓西域有了一些動蕩。
數日後,當巍峨的長安城映入眼簾時,淩雲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沒有絲毫耽擱,直奔皇宮而去。
然而,當他來到皇宮前,卻被侍衛攔住了去路。
“站住!此處乃皇宮禁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領頭的侍衛神色冷峻,手握長槍,毫不通融。
淩雲掏出自己的令牌,說道:“我乃西域王淩雲,有要事求見陛下,還望通稟。”
侍衛接過令牌,仔細查看後,臉色微微一變,態度卻依舊強硬:“即便您是西域王,也不能隨意入宮。陛下近日心情不佳,不見任何人。”
淩雲心急如焚,正欲與侍衛理論,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宮中走出。
“這不是西域王嗎?你怎麼來了?”來人正是大唐宰相房玄齡。
淩雲連忙行禮:“房相,好久不見。”
房玄齡歎了口氣,說道:“王爺這份心意難得。隻是如今陛下正在氣頭上,誰的話都聽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