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了瓜爾佳氏,舒穆祿氏,喜塔臘氏,納喇氏,包衣章佳氏,還有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六人。
博爾濟吉特氏還在蒙古所以是最後到的,這個也是個吉祥物的存在。
弘暉果然下了冊封旨意之後就像是忘了這些人似的,一次沒去過後宮。
瓜爾佳氏封順嬪,舒穆祿氏封雲嬪,喜塔臘氏封貴人,納喇氏封惜嬪,包衣章佳氏封貴人,還有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封慎嬪。
在這之前林燁帶著安陵容遷宮慈寧宮,其餘太妃沒出宮的住在壽康宮,壽安宮,福壽宮。
林燁和安陵容在慈寧宮一處亭子坐著喝茶“這才多久,本宮怎麼覺得這麼無聊。”
安陵容也習慣了皇後娘娘的隨意,笑著道“這也是太後娘娘能力出眾,後宮難得清明。”
“得了吧!這些宮人就是欠收拾,先帝駕崩這些人像是一夜之間和善起來,連口角都不曾有還真是變化快,打起馬吊倒是更順心了。”
安陵容捂嘴笑不接話。
至於弘暉的後宮之人林燁在冊封大典對她們說了一些守規矩的話,也就讓她們初一,十五來請安就行。
不久她找到了不讓無聊的事。
她讓人去黑市找了外國人買了火銃,這外國人也是個妙人,把自己國家的武器吹上了天,她的人彙報的時候也很慎重。
林燁趁機找來了弘暉。
弘暉進來就見座子上擺著一個托盤拿紅布蓋著,想必這就是皇額娘說的好東西,想著也不耽誤請安“兒臣請皇額娘安!”
“快起來,行這些虛禮乾什麼,快坐,剪秋上茶。”
兩人說了一些閒話,林燁道“你們都下去,哀家有事跟皇帝商量,皇帝你看?”
“都下去吧!”弘暉把人都叫走了。
林燁對著弘暉示意了一下托盤才說道“看看這是什麼。”
弘暉依言把紅布掀開,眉頭就是一皺“額娘這東西如何進的後宮?這太危險了!”
他深知這東西的危險性,要是有人拿這個行刺,後果不堪設想。
“是額娘讓人拿進來的,這東西確實危險,皇帝隻想著禁止,可這東西還是出現在了皇宮,社會的發展不可避免,咱們萬萬不能封閉自身,咱們要做的是強大自身。”
“可皇額娘這個實在是…”
林燁製止他要說的話,繼續道“你看咱們不是製止了嗎?咱們國家沒人會做了,彆人也能做出來的,這是我手底下的人從洋人那裡買來的,據那洋人說,這是他們那邊軍隊淘汰了,你看看這與我們的火銃相比如何?”
弘暉看了看,搖頭“這個更精致,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這個你一會兒帶走吧!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成為那井底的蛙,閉關鎖國縱然是有利於國家管控,可外麵國家的發展迅速不遑多讓,你怎麼知道彆國有沒有野心攻打過來,這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就如同我們滿人當年入關一樣,這片土地很吸引人,任何一個國家都想把這裡據為己有,你也彆說什麼大海茫茫的,你看近幾年咱們這裡的洋人還少嗎?弘暉啊!說句你不愛聽的,咱們的江山就是明朝自取滅亡了才打下來的,萬一咱們成了另一個明朝這麼辦,後代子孫怎麼辦,語言不通,武器不利,弘暉額娘聽了那人的敘述都覺得睡不著覺,雖說後宮不得乾政,可這事太大了,我的人從洋人那裡聽了許多話,一會兒我讓他去見你,你聽了再做決定吧!哀家累了你回去吧!”
林燁說了這一大段有些渴,當即讓便宜兒子回去。
弘暉被額娘說的震撼,沉思起來,皇額娘說什麼他聽什麼,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回去了。
接下來林燁又召集太妃們給剩下的十八位公主上課,有兩個已經出嫁了,不能來的那就等年紀到了再上學,安陵容教她們刺繡,林燁教她們認識藥草和一些粗淺的藥理知識,其餘的太妃願意的教了一些,當然教各種琴棋書畫的老師還是都有的,管家理事,禮儀教導,後宅後宮隱私都有人教。
弘暉回去細想之後,覺得母後說的有道理,於是最後力排眾議開了海禁,其實是武力壓製,他帶著文武百官去了校場,拿出了後來才買到的各種火銃,讓禁衛軍朝著靶子一通射擊,最後靶子都被子彈點著了,弘暉又講了東西的來曆,以及洋人吹牛說的海船,這些大臣也怕成了亡國之臣,自此沒有異議海禁就這樣開啟了。
林燁又把視線轉到農事上,她讓人找到的種子也找到了,有土豆玉米紅薯三樣,直接以避暑的名義帶著安陵容和潤玉住到了圓明園。
這裡有雍正留的田地,她開始種植土地玉米和紅薯,開始各種做美食,土豆紅薯的各種吃法都被她研究了一遍,讓人傳回宮給皇上做。
等三樣東西出產,她又讓人去皇莊上讓這些人種下,兩年才得了夠一個州府的種子,皇帝歡喜的不行,開始大幅度的推廣這幾樣農作物。
同時她還在皇莊上開啟了女子學院,雖然學的是醫術和紡織,刺繡,但是對於女子來說也是可以的了,路要一步一步走。
直到先帝三年喪期過去皇帝大婚前三個月,林燁才回宮主持後宮,拿回後宮權利她才發現問題不少,她可沒想著給誰留麵子,她如今是太後,要給麵子隻皇帝一人,大刀闊斧整治後宮行動開始了。
林燁回宮第一次召見後宮妃嬪,看著跪下認完錯的六人她開口道“你們六人是哀家一手選進宮的,今日召見你們也是給你們提個醒,做人做事彆失了謹慎,這人一旦失了謹慎那就走不遠了。”
“是臣妾等謹記太後娘娘教誨。”
“這再有幾日就是出孝的日子,孝期一過就是你們侍寢的時候,哀家這裡有幾句話要交代你們,後宮爭鬥不可避免,哀家把話放在這,你們鬥得再厲害也不許把手伸到子嗣上,讓哀家知道絕不姑息。”
“是,臣妾等不敢。”
“行了,回去吧!該調養的就調養起來,早日誕下子嗣。“
“是,臣妾等告退。”
林燁這一世很長壽,活了三朝,弘暉後宮妃嬪不到二十位,雖然不是個個有生養,子嗣卻是不少皇子十人,公主六個。
有了林燁的乾預這一世百姓也過得不錯,最起碼能吃飽飯了,能看得起病。
在她的影響下大清發展向前推了近百年,弘暉去世就有人做出了半自動化的縫紉機和織布機。
弘暉的繼承人是皇後嫡出,十歲冊封太子之位,弘暉去世新皇登基,林燁又活了十多年見到孫子皇帝立了太子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