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慌失措的吐蕃將領拔都急忙下令撤退。
剛剛穿過峽穀的唐軍調頭反攻,向陣腳大亂的吐蕃騎兵發起了反衝鋒,雙方很快陷入了肉搏戰。
隻可惜黃土高原的丘陵都是黃土,想要找幾塊石頭都費勁,山坡上的植被都是低矮的灌木叢,也無法製作擂木殺傷騎兵,使得吐蕃騎兵雖亂但未失去戰鬥力。
在拔都的指揮下,吐蕃騎兵以犧牲一千餘人的代價,最終撤出了山穀。
就在哥舒翰率部發起反衝鋒的時候,德爾普率領的一萬吐蕃步兵殺到,準備與唐軍展開肉搏戰。
“撤退!”
哥舒翰不想與吐蕃人以命換命,就算一換二也吃虧,畢竟吐蕃人有二十多萬,隴右軍卻隻有七萬,實在換不起!
近萬名唐軍繼續向北撤退,直奔五十裡之外的合川守捉城暫歇,回頭再做計較。
控製了化成縣的悉未朗聽說追襲的隊伍遭到伏擊,損失了一千騎兵,頓時怒不可遏,發誓要生擒哥舒翰,於是留下兩千人鎮守縣城,親自率領大軍向合川守捉城追襲。
隴右境內的守捉城都是用土坯修建的屯兵之所,城牆的高度不過一丈半,與其說是城還不如說是寨子。
哥舒翰就連化成縣都放棄了,自然不會在這荒山野嶺的土城與三倍之敵死磕,當得知吐蕃大軍追上來之後,再次放棄合川守捉城向北撤退。
悉未朗率部追了兩天,被熟悉地形的唐軍越甩越遠,隻能悻悻的收兵,調頭向西與琅支都率領的主力合圍鄯州治所湟水。
哥舒翰迅速殺了個回馬槍,穿越合川守捉城,夜襲化成縣。
在城內百姓的裡應外合之下,很快就攻破城門,全殲了駐守縣城的兩千吐蕃人,成功收複了安化縣。
“李林甫、楊洄這倆狗賊竟然簽訂賣國盟約,把隴右、朔方、河西割讓給吐蕃人了不說,竟然還把劍南也給了吐蕃人,當真不怕遺臭萬年啊!”
哥舒翰看著城牆上拓印的《唐與吐蕃盟約》,氣的破口大罵,親手揭下來派人送往長安交給朝廷過目。
哥舒翰雖然連續打了兩個勝仗,但鎮守河州的高秀岩卻吃了敗仗。
麵對著尚東讚率領的五萬吐蕃人馬,高秀岩主動出擊,在最前線的鹽泉城與對方激戰。
唐軍雖然裝備精良,但吐蕃人卻也不差,而且還有巨大的兵力優勢。
雙方在惡戰了兩天之後,唐軍陣亡五千,斃敵八千餘人。
雖然唐軍在陣亡人數上占到了便宜,但雙方的兵力差距卻被拉大到了四比一。
高秀岩知道再繼續堅持下去很可能會全軍覆沒,雖然殺敵一千但也自損了八百,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隻好下令放棄鹽泉城退守河州治所東穀縣。
尚東讚揮兵追襲,從鹽泉城一直追到東穀縣城下,將一萬唐軍團團包圍,準備全殲這支唐軍。
就在這時候,李楷洛率領的兩萬五千援兵抵達隴右,得知河州被圍,便揮兵前來救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