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誰說不是,白白淨淨的,眉眼比女人還好看,說不定是個斜封官。”
“噓……小心禍從口出,人家可是四品大員,當心砸了你的飯碗!”
唐朝時期一直有斜封官存在,指的是那些通過賄賂,或者王公舉薦爬上來的,這些人通通被稱為“斜封官”。
在武則天時期,斜封官最盛,熱衷此道的太平公主靠這條門路賺的盆滿缽滿,富可敵國。
而唐朝曆史上最著名的斜封官就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靠著武則天的寵愛,這對男寵把持朝政,差點登上了宰相之位……
所以,皇城中偶爾出現幾個麵容俊美的年輕官員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看門的禁軍早就習以為常,也就是私底下揶揄幾句。
沈珍珠初次進入皇城,也不知道大理寺在什麼方位?
隻見莊嚴的城牆內官廨林立,朱漆衙門鱗次櫛比,一座挨著一座,進進出出的胥吏如同過江之鯽。
“敢問大理寺怎麼走?”
沈珍珠沒辦法,便攔住了一個身穿青袍的官員詢問。
這個官員是太仆寺的八品胥吏,麵對身穿深緋色官袍的大員不敢怠慢,急忙叉手施禮:“下官有禮了!”
接著手指向西一指:“順著這條大街向西走,一直走到頭,過了司農寺、衛尉寺就到了。”
“多謝!”
沈珍珠道一聲謝,急忙邁步疾行。
青袍胥吏有心巴結沈珍珠,攆了幾步,叉手問道:“敢問上官可是新到任的大理少卿?”
大理寺的寺卿是從三品,兩個少卿是正四品,目前隻有一位履任,所以青袍胥吏輕易的便猜到了這個四品大員的身份……
“正是。”
沈珍珠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加快了腳步。
“下官乃是太仆寺的典事,姓韋名倫,若大人有需要幫忙的時候,儘管到太仆寺尋找下官。”
這個胥吏自恃出身京兆韋氏,儘管雙方品級懸殊,還是自信的通報姓名。
我的職位隻是八品又如何,難道你沒聽說過“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在這皇城裡誰不給韋氏族人幾分薄麵?
時間緊迫,沈珍珠顧不上和對方客套,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多謝!”
看到對方絲毫不給麵子,青袍胥吏的臉上有些掛不住,隻能悻悻的目送沈珍珠遠去,低頭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液。
“呸……不識抬舉!”
走了大概兩千步,沈珍珠這才抵達了最西端的大理寺,卻是又浪費了一炷香的功夫,不由懊惱的道。
“原來大理寺在皇城西麵,咱們卻在東門停下了馬車,早知道從西門進來就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