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旨意,全軍急行,爭取四天之內兵臨長安城下。
等收複京師後,每人獎勵白銀十兩,賞賜良田二十畝,世代免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李隆基給出的賞賜確實不菲,七萬洛陽軍獲悉後士氣大振,俱都振臂高呼“萬歲”,巨大的聲浪直衝雲霄,甚至讓凜冽的寒風退避三舍。
經過一天的急行軍,李隆基率領七萬人馬抵達華州治所鄭縣,遠遠看去,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旌旗林立,如臨大敵。
李隆基親自在馬上叫門:“朕乃大唐皇帝李隆基,華州城的官吏為何將朕拒之城外,莫非想要造反不成?”
“李隆基,你這個貪權好色、禍國殃民、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蟊賊,還敢自稱皇帝?”
一個身穿銀色甲胄,腰懸佩劍,器宇軒昂的武將在城上破口大罵,絲毫不給李隆基麵子。
李隆基這輩子從來沒有被人指著鼻子大罵,當下氣的氣血逆流,頭暈腦脹,大聲喝道:
“將士們,準備攻城,生擒或斬殺這員叛將者賞千金,賜侯爵!”
“臣願為先鋒!”
“臣也願意充當先鋒!”
區區一個華州城,守軍料想不過三四千,年輕的李晟與來瑱爭先恐後的請戰。
“你二人各率三千精兵攻城,看看何人能夠立下先登之功?”
李隆基命李晟與來瑱同時攻城,並親自擊鼓。
一通鼓還未敲罷,斥候飛馬來報。
“啟奏陛下,華州都督李抱玉打開西門不戰而逃,我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鄭縣。”
“狗娘養的李抱玉,真是個嘴硬膽小的無恥之徒,如此鼠輩不配姓李!”
李隆基罵罵咧咧的催促大隊人馬進城,下令搜捕李抱玉的家眷,男的淩遲處死,女的送入軍中犒賞三軍。
有認識李抱玉的偏將向李隆基稟報:“這個李抱玉並非李氏後人,他是高祖時期右驍衛大將軍安興貴的孫子,今年秋天被李瑛賜為李姓,方才更名李抱玉。”
“怪不得這般大放厥詞,原來是粟特族的蠻夷!”
李隆基不依不饒的咒罵對方,發泄心中的怒氣。
“李瑛賞賜他姓李,足見二人乃是一丘之貉。李瑛既然如此欣賞這個蠻夷,乾脆改為安姓算了,以後就叫他安瑛!”
但讓李隆基失望的是,李抱玉隻是一個人在華州任職,他的家眷都住在長安,抓人的隊伍撲了個空,敗興而歸。
北風吹了一個晝夜,氣溫急劇下降,幾乎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
隨軍出征的兵部尚書徐嶠稟奏道:“天氣寒冷,北風凜冽,不如讓將士們進城休息一夜,天亮後再向長安進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