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暗示,閒吃蘿卜淡操心_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972章 暗示,閒吃蘿卜淡操心

第1972章 暗示,閒吃蘿卜淡操心(1 / 1)

“暗示?”

劉老三愣了一下,眼中精光一陣閃動,回想著千戶的話,幾息後脫口而出:“你是說官職?”

“對!”

李秀才點了點頭:“你想想為什麼千戶大人說是成為屯田官和庫大使,而非其它的官職?

屯田官是做什麼的?統計屯田畝產數量的,庫大使則是管理軍械、糧倉的出入登記,軍械和軍屯是不可能的,那就隻有民間……或者官府這一塊的工作。

西域那個地方雖然大,但漫天都是戈壁灘、沙漠等等,可用耕地不算多,可千戶大人依舊是提了這個兩個官職,那就說明可用耕地可耕種出來的作物是大明最急需的。

再者,西域即便是被打下,也需要多年的時間來同化,而我們曾經身為錦衣衛的暗線,或許還會和錦衣衛搭上關係的,

而屯田和庫大使會與當地百姓接觸,若是打探到有用的情報,借助錦衣衛這條線,晉升還不是輕輕鬆鬆?

再退一步講,以烏斯藏為例子,去烏斯藏的官員等等俸祿是內地的兩三倍,等我們老了,估計能存個幾百兩銀子,再回內地養老唄。”

“老李,你這腦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靈活。”

“那是,要不然怎麼能被錦衣衛看上!”

李秀才很是自豪的自誇了一句,然後臉色的嚴肅了起來:“老三,有句話我得提醒你!”

“你說!”

“估計此次不止我們兩個人給了選擇,我們的分析彆往外伸張,選擇去的少了,我們競爭就小了,機會就大了。

另外,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若是捅出去了,打亂了朝廷的布局,那我們倆可就得倒大黴了,你這幾天彆他媽的喝酒了,免得嘴把不住門。”

“老子是愛吹牛,但又不是他媽的傻,否則這評報人的身份還能乾三四年?”

劉老三白了李秀才一眼,然後拿起桌上的一疊紙張:“行了,先合計合計這個吧,雖然要走了,但這最後一單活必須得乾的漂亮。”

“得咧!”

兩人相視一笑,湊到一起慢慢的翻看著文書,小聲的討論著。

與此同時,整個北京城中到處都是議論之聲,不讓大量百姓聚集在一起討論,還不讓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拉家常?

“知道海貿賺銀子,沒想到竟然會這麼暴利,太誇張了。”

“朝廷這是搞什麼,這麼重要的事兒怎麼會以告示的形式張貼而不是大明日報,而且隻是一個大概的數據,各個大類都沒有寫,莫名其妙。”

“這你就不懂了吧,朝廷故意的,真要是放在大明日報上,你買了一份不得時不時的拿出來看看,然後琢磨一下是不是自己也行?

你信不信,這些告示明天早上就會撤掉,目的就是不想讓我們瞎想。

至於說各大類的數據沒有公布更好理解,就是不想引發跟風,繼而搞成了通貨膨脹,出現貨物積壓的情況。

商隊那邊肯定也是極力保密,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後瞞不住了也無所謂,反正都已經搶占了市場,後續者再跟進也沒太大的用了。”

“的確是這麼個道理兒,我們雖然不知道,但那些商人、讀書人應該能猜到一些。

畢竟鄭和下西洋、以及這些年沿海走私、與葡萄牙做生意的商人會猜到一些,不過這些都跟我們沒關係。”

“可惜了,海貿如此的賺銀子我們卻沒法分一杯羹,隻能眼睜睜的看彆人掙銀子,心不甘呀!”

“你這話就錯了,海貿會將手工業快速推動起來,讓工匠們賺到銀子,繼而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隻要你想,賺大錢可能不行,但肯定比之前好過。”

“是呀,除了海貿之外,還有三大運河,官道等等,到處都是賺銀子的時候,隻要肯出力氣就行。”

“朝廷還真是大手筆,三大運河,平均寬八十米、深五米,寬度是京杭大運河的四倍,誇張呀。”

“三大運河很明顯就是為蒸汽機商船準備的,現在是蒸汽機商船,未來還不知道有什麼出現呢,既然要挖那就一次性到位唄,京杭大運河一千多年了還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是呀,三大運河開通之後,從北直隸到廣西的水路就打通了,這是遠離海運的又一條南北的黃金水道了,我們內陸也能享受蒸汽機商船運輸的便利性了。

三大運河的連通作用遠遠大於京杭大運河,因為現在沒有了倭寇的襲擾,海運就能開展起來了。

京杭大運河遠的離海邊距離不算遠,江南與江淮段大致在百裡到兩百裡之間,山東段遠了些,大致在五百到八百裡之間,平均在三百裡到四百裡之間。

即便是沒有京杭大運河,也能走海運,然後通過港口經陸路覆蓋沿海五六百裡的範圍。

可三大運河連通距離海岸線至少千裡以上,與京杭大運河配合起來,距離海岸線一千五百裡範圍內都能享受到水運的便利了。”

“雖然有官道、三大運河、手工業的等等的賺到銀子,但最終都會被商人吸走,這個……”

“你真是閒吃蘿卜淡操心,這事兒朝廷比我們都著急、上心,我們做好我們的就行,剩下的自有朝廷出麵,天塌了還有高個子的頂著呢。”

“就是,就算是出現這個情況也是數十年後,那個時候我們骨頭估計都爛成渣了,有擔心這個的時間不如想想怎麼利用運河、官道、商貿賺到銀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呀,手中有銀子,我就是大爺,愛咋咋滴。”

……

有了評報人的主動引爆,百姓們雖然議論紛紛,但也沒有把財富彙聚的事兒放在心上,隻是稍微討論之後便轉變了話題都想著怎麼搞銀子了。

至於說修建運河的技術這都不是事兒,華夏自古挖了多少運河了,技術都是成熟的。

什麼,你說銀子不夠?這都不是事兒,彆說給工錢了,哪怕是隻管飯,三大運河兩岸的百姓都會爭先恐後的報名,吃幾年苦為後半輩子和子孫謀福利,買賣很合算。

與百姓們不同的是商人們的討論,有道是說者有心,聽者更有心,評報人的存在在一些有心人眼中也不算是什麼秘密了。

尤其是時刻關注的商人們,京城之中已經有不少等的商號話事人開始彙聚了,暗流開始湧動。


最新小说: 今天毀滅大宋了嗎? 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末世洪水,美女鄰居上門求糧 [全職高手]身為策劃,攻略玩家 老六老師:我受的罪,你們得加倍 文工團美人認錯隨軍對象 不止夏天 瘋批玫瑰與戀愛狂犬 北宋小飯館 四合院:開局娶妻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