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之外,工長和線長我的建議是前期隻需要會管理就行,但後期至少要郡學畢業才可以擔任,再優秀的外人也不如從自家成長起來的子弟信任度高。”
“注意,哪怕是郡學和大學畢業的子弟,也必須得從最基礎的工位做起,而非一上來就能擔任管理的位置。”
“從普通工匠到工長、線長,再到議會長,在這個過程中,從管理一條流水線到全部,再到整體的村鎮管理,一步步的晉升,既懂技術又懂管理,避免外行指導內行。”
“從經驗管理過渡到係統性的管理,我們不能說剛開始是做漆盒的,那就一直做漆盒,能不能擴展一下類彆,增加競爭力、分擔風險?”
“大致上就是這些,有些可能沒有講到,諸位大人有什麼想法可以提出來,我們再探討。”
……
張子興結束了分析,微微的喘著氣。
年紀大了,一口氣講這麼多還是有些累的。
而眾人,不止是四司官員,連左右侍郎和尚書畢自嚴都宛如凝固了一般,眼中滿是恍然大悟、震驚、羞愧之色。
恍然大悟和震驚的是他們猜到張子興既然敢提這個事兒就意味著有些了初步的想法,但沒有想到竟然已經是初步的完整方案了。
隻需要稍加整理,就能找個地方試點用起來了。
缺乏積極性、管理者權力壟斷、分配不公、官商勾結等等過去製度中的弊端至少目前來看是已經解決了。
羞愧的是,之前他們還討論族長擔任集體的管理,但現在張子興的提議直接將族長排除在外了,甚至可以不用自己族人,連製衡手段都想好了,還可以這麼玩。
而且連集體的長遠發展都考慮到了。
待眾人消化了張子興之前的分析之後,曾獻提著茶壺走到張子興身前,一邊倒水一邊道“張掌櫃的,本官有一個問題,雖然可能出現的幾率小!”
“多謝曾大人,大人請講。”
“是這樣的,如果集體工坊的工人聯合起來反對工長和線長、議會,例如說調整工錢、分紅模式、管理問題等等,反之也是一樣,這種該怎麼辦?
畢竟來說大家夥兒都是出了銀子的,都是有話語權的。”
眾人瞬間眉頭緊皺了起來。
議會、工長、線長與工匠們是唇亡齒寒、相互依賴的關係。
沒有工長們的管理,貨物就賣不出去或者說賣的不好,沒有工匠們的工作,就無法製造貨物,工匠們和工長們都賺不到銀子。
兩敗俱傷的事情雖然不大可能會出現,不代表著就不會出現,萬一呢?
為了利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諸位大人應該曉圩長製吧!”
“知道!”
曾獻點了點頭“圩長製起源於太湖流域,太湖流域地勢低窪,極容易受災,
唐代就在蘇州湖州一帶大量修築圩田,由地方豪強和富戶組織百姓修堤排水,形成圩戶自治,但沒有統一的管理。
到了宋朝時,遷都到杭州,太湖成為了經濟重心,朝廷開始了加強管理,設立圩長,負責協調修圩、排澇、征稅,但仍依賴民間自發組織。
到了我大明一朝,太祖推行裡甲製,圩長納入了朝廷的管理範圍,職責開始增加。
包括但不限於組織歲修圩堤、疏浚河道的水利維護,組織歲修圩堤、疏浚河道的賦稅征收,以及處理圩田用水、邊界爭端的糾紛調節。
優勢很明顯,圩長製確保太湖流域的圩田長期穩定,減少洪澇災害;
其次則是無需官府直接介入基層水利,減少了行政負擔,最後則是通過共同修圩,增強了村鎮的凝聚力。
劣勢則是小規模的圩田各自為政,抗災能力有限,其次則是依賴傳統的人力修築,未能引入較為高效工程技術,第三則是圩長權利過大,有時候可能會對抗官府。”
“曾大人好見識!”
張子興輕輕的恭維了一句,臉色嚴肅道“圩長製也是類似義倉、族田等等的製度,也是由當地豪強或富戶擔任,
但為什麼沒有出現或者很少有圩長盤剝、欺壓佃戶的事情、也沒有百姓聯合對抗圩長的事情出現?”
不待眾人出聲,張子興繼續道“第一,圩長掌控著分配用水的權利,以及防止爭水衝突的權利,讓大家夥都有水可用;
其次,賦稅與勞役是按照田畝數量征收的,田畝多就多征,田畝少就少征,相同的,用水也是如此。
第三,圩田高產,俗話水蘇湖熟,天下足,但需要持續投入人力物力維護,田主(業戶)出錢,佃戶出力,共同承擔修圩成本。
這三點總結出來就是佃戶、百姓、富戶三者之間是利益共同體,擔任圩長的豪強富戶敢欺壓百姓,那百姓就不出工維修圩田,百姓不出工修建,圩長就不給百姓用水。
一旦圩壩被衝毀,洪水肆虐,淹毀農田,損失最大的就是富商豪強,因為他們的田地是最多的。
諸位大人都知道,蘇州賦稅占了大明一成以上,若是出現了以上兩種情況,糧食肯定會大幅度減產的,
影響了賦稅朝廷肯定會派人前來調查,到時候倒黴的肯定是盤剝百姓的圩長。
而受災的百姓大概率是由朝廷賑災的,法不責眾,尤其是涉及到數以千計且沒有直接對抗官府朝廷的百姓,大概率也不會處罰的。
集體發展手工業其實也是類似的,無論是工長、線長還是成員百姓,共同的目標都是能賺到更到的銀子。
隻要製度確定,賞罰分明,基本就不會出現問題。
如果出問題依舊是影響坐商的坐稅和行商的過稅及海貿關稅,官府肯定會介入的。
至於說後期是不是會與商人之間產生類似的問題更是不會存在,契約精神、誠信問題、市場競爭等問題就能自行調節了。”
說到這裡,張子興再次起身走到了木板前,提筆寫下了幾行字,眾人微皺的眉頭立刻舒展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