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勞煩曾大人!”
“哎……張掌櫃的這個提議是造福大明百姓和推動了商事的發展,當得起本官的一送,請!”
“這……恭敬不如從命了!”
張子興見推辭不下,隻得順應了曾獻的意思,而後朝著畢自嚴拱了拱手,轉身朝著大堂外走去,曾獻也跟在了後麵。
看著張子興略顯蒼老的背影,畢自嚴猶豫了一下後開口道:“張掌櫃的,朝廷會記住你的功勞的!”
“啊……”
正行走的張子興突然聽見這句話,身體猛的一滯,轉身朝著畢自嚴再次拱了拱手,然後再次轉身離去,隻是嘴角掛著一絲絲的笑意。
大家都是聰明人,這最後的一句話就足以說明目的達成了。
半炷香後,曾獻回到了大堂之中,臉上也滿是笑意。
“尚書大人,集體工坊的做法下官以為是可行的。”
“何止是可行的,簡直就是拿過來就能直接用了,但依舊存在著問題!”
畢自嚴先是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站在我們的角度是能理解身股和在職股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百姓們就不一定能理解了。
張掌櫃的說的對,這事兒不能由朝廷明著來,隻能暗中推動。”
說到這裡,畢自嚴看向了戶部司郎中馬燁:“馬大人,剛剛我們探討的內容、問題、想法等等,你稍後加以整理,然後送往北京城周邊的幾座互市,讓幾座互市的官員探討一下。
同時給供銷社的楊青雲和寧遠互市顧問席端攀、蕪湖聚店的阮康文送去一份,他們之前在商業界也是響當當的人物,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
等陛下回京了,剛好可以呈送陛下預覽。”
“下官遵令,今晚城門關閉之前一定送出!”
馬燁立刻回應,然後猶豫了一下,低聲道:“尚書大人,下官有一事不解!”
“說來聽聽!”
“是!”
馬燁拱了拱手:“尚書大人,廣德泰的張掌櫃的願意承建官道,又是提出了種種增加工匠福利的措施,最後又來了個集體工坊,
前兩者是純投入,後者卻是讓自己和商人們少賺銀子,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來戶部瞞不過那些一直盯著戶部衙門的有心人,很容易聯想到他,然後被商人們聯合孤立,費這麼大勁兒是為什麼?”
“是呀,雖然下官對張掌櫃的印象很不錯,但商人的本質是唯利是圖的,此行必有目的。”
“估摸著他是想效仿沿海修建碼頭的商人之舉,得到朝廷特批的商船。”
“而且尚書大人最後的那句話似乎是有所指的,因為他在聽了那句話後立刻就笑了,渾身輕鬆了許多。”
……
“你們都是有這個疑惑吧!”
見眾人連連點頭,畢自嚴輕笑了一下:“他所求的是遠洋大船以及朝廷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