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戶部尚書畢自嚴:“畢愛卿,你們戶部開始吧!”
“是!”
畢自嚴回應了一聲,走到木板前,提筆蘸墨:“陛下,今年是開海運的第二年,海貿的第一年,
寧遠互市今年共計收到商稅六百三十六萬白銀,其餘邊境的十一座互市收取商稅兩百二十二萬兩,
全國各個榷關收取行商商稅五百六十六萬兩,坐商商稅一千零八十八萬兩,海貿商稅兩百一十九萬兩,稅收上共計兩千七百三十一萬兩白銀。
另外今年共收取田賦兩千七百萬石,比去年少了九百萬石,扶桑送回糧食一千八百萬石,主要是受災區域的減免。
除此之外就是拍賣的第二批商船和拍賣會的價格總計一億零六百五十二萬兩。
皇家銀行、供銷社、大明日報館以及幾個研究院的收入達到一千兩百六十萬兩,其中皇家銀行的利息占了三成左右。
綜上所述,今年總得稅收和其他進攻合計一億九千萬一四十三萬兩。”
群臣倒吸了口涼氣,一年進項一億九千萬一四十三萬兩,這是何等誇張的數據。
哪怕是有六成是拍賣商船的費用,那剩餘八千四百萬兩也是極其誇張的了。
這還沒有算上中南半島、烏斯藏、馬六甲和蘇門答臘的,若是算上,直接能破億。
可以說是曆朝之最了。
話又說回來,商船的就不是收入嗎?
商船是有使用壽命的,短則十年,長則二十年,必然要換一批,因為這跟使用頻率有關。
隻要鄭芝龍將西班牙等三國給打殘了,整個歐洲亂套了,那麼大明的商隊就能到達西非、美洲以及地中海的各國。
到那個時候,商人們手中的商船每年都要更換千艘以上,價格雖然會下降,但五萬一艘應該問題不大,這就是五千萬兩白銀。
加上商稅等等,每年一億五千萬兩到兩億兩之間的收入,朝廷就能做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百姓的生活環境和幸福感了。
整個大明都將是世界最為富有、崇禎盛世將是曆代盛世之首。
見眾人興奮,畢自嚴輕輕的搖了搖頭
“諸位,進項多支出的也多,諸如各地的數以千計的水車、遷移百姓所需、西征西域和遠征海外的軍需、賑災、平陸運河、三級學校、碼頭、軍餉和俸祿、水利等等。
僅僅是遷移百姓和平陸運河就需要八千萬兩白銀,兩百三十萬軍隊的軍餉和兵器等軍需更換等就得就四千五百萬兩,零零總總的今年共計支出一億三千五百五十八萬兩。
明年雖然沒有百姓遷移了,但現在大災嚴重受災範圍持續擴大,每年少則兩千萬兩,多則三五千萬兩白銀來賑災。
所以,看似咱們富有,但至少大災結束前我們都要咬緊牙過日子。”
興奮的眾人聽著畢自嚴的話神色頓時一滯,眼中滿是無奈之色。
“銀子花出去才是銀子,不花出去那就是一堆破銅亂鐵。”
見眾人神色如此無奈,崇禎輕笑一聲,又看向畢自嚴:“說說賑災的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