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範景文臉色一怔,但隨即臉色堅定的回應道:“陛下,肯定是沒有經過水洗的煤炭中煤毒的死亡率高。
臣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但也知道富人家的中煤毒的少,這裡麵除了生活環境和有仆人時常照看外,更多的是富人家的煤炭都是經過水洗的。”
說到這裡,範景文恍然大悟:“原本我們以為經過水洗是洗掉了煤炭中的泥沙和雜質,提高煤炭的純度,
但經過陛下這麼一提醒很可能就是水洗的過程中洗掉了煤炭中的部分……或者降低了煤炭中的有害物質的含量。”
“很好!”
崇禎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滿意之色。
大明一朝也有水洗煤的操作,但他們的操作是基於……好看,是的,就是好看。
因為基本是供應給皇家、官家和富商,水洗後晾乾的煤在外觀上比沒有洗的好看的多。
至於說水係降低煤毒的想法,那隻是附帶,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沒有想到。
在後世的論證中水洗煤可以降低硫的含量、洗去雜質、降低重金屬是含量,純度高了,在燃燒的時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自然就降低了。
“那麼朕再問你,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大量煙霧?或者說會產生讓人中煤毒的煙霧?”
“雜質較多的煤、潮濕的煤以及和空間大小有關係!”
範景文不假思索的就給出了答案,隨即遲疑了一息後,猶豫道:“可能還和體積有關係,大塊的燃燒釋放的煙霧比小塊的多,粉末狀一鍬直接鏟進灶膛釋放的煙霧比小塊的多。”
說到這裡,範景文眉頭緊皺,按照皇帝的引導他似乎抓住了什麼。
於是他開始從頭捋起,開采流程、技術等等。
突然他停頓了,忽然抬起頭,驚呼道:“煤餅和煤球?是了,煤餅和煤球是混合黏土製成的,混合黏土的目的有五點。
一是將碎煤粘合成塊,使其燃燒更持久、充分;
二是純煤燃燒時火力過猛,難以控製,加上黏土後燃燒更溫和,適合長時間取暖或烹飪;
三是混合黏土可摻入更多碎煤、劣質煤,降低成本;
四是碎煤燃燒時易揚塵,汙染空氣且易引發火災,加上黏土後固定煤粉,減少飛散。
五是黏土和煤混合後,減少單次煤的量,進而減少單次煤餅釋放的煙量。
但是歸根到底這個煤球和煤餅是實心的,有些奸商黏土放的多,劣質煤多,在灶膛中燃燒的不充分,釋放了更多的煙塵出來。
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那就要改成空心或者有孔的,但這不現實呀,因為現在的煤餅不小碎塊和破碎時的小顆粒結合黏土做成的,這種情況下做成帶孔的難度有點大。
除非說全部采用粉末狀的煤,但這樣一來需要大量的工匠來完成破碎這一項,會極大的增加成本且工作量也會增大,也不現實。”
“為什麼不現實?”
不待範景文繼續說話,崇禎出聲了,意味深長道:“朕若是有辦法解決你說的兩個難題呢?”